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学校的德育隐性资源,是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以潜隐性、间接性、渗透性等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教育的各种资源。相对于外向型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其特点是:潜隐性、广泛性、易渗透性。立德,首先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实现,又需要从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内容因素、环境因素、载体因素等方面入手。德育资源包括德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德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渗透力极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具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及评估方式的显性道德行为,而且还具有以校园文化、管理服务、规章制度、建筑乃至老师品行等为主要的潜在道德行为。做好高校隐性德育资源开发与整合,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特征
教育目的的隐晦性及暗示性。显性教育指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有直接作用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将思想政治知识直接到影响到学生自身,并对他们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在德育中的隐性教育,指的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将教育方法隐藏在校园环境、文化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大众传媒之中,从而对学生造成一种潜在的影响。教育者把德育的目标藏在了各类隐性资源之中,尽可能地减少教育的踪迹,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条件下,主动地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并产生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进而对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产生作用。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渗透性。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德育工作为主,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渗透性”是指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实现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从而达到有效利用隐性德育资源的目的。学校里的一草一木,学校里的各种文化活动,甚至老师的个性形象,都能变成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潜在的教育内容。
高校德育隐性资源的类型划分
以高校德育隐性资源的现有研究为基础,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可以将高校德育隐性资源分为三大类:校内课程类隐性资源、校内非课程类隐性资源和校外隐性资源。
一是校内课程类隐性资源。学校内部的课程类隐性资源,就是在学校的非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包含的对高校学生的德育素养起到了积极影响的潜在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正向作用。首先,对高校学生应有的道德精神进行探讨。例如科学家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以及各个学科所包含的科学伦理与道德等等,都是隐性资源。其次,是优秀的老师素质和风度。老师所展现出的优秀素养与风采,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的德育潜在资源,比如:具有广博的学识,循循善诱、启人深思的治学理念等。最后,要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它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一种舒适、融洽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的潜在资源。
二是校内非课程类隐性资源。校内非课程类隐性资源,指的是在学校课堂以外的,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起到正面作用的一切德育隐性资源。它的类型主要有:为教学提供保障工作的管理者的优良素养、布局合理的校园环境、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富有意义的校园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是校内非课程类的隐性资源。校内非课程类隐性资源更多地反映在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它具有更广阔的范围,更丰富的育人途径,更突出的育人成效。
三是校外隐性资源。校外隐性资源指的是,在学校以外,可以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积极影响的资源。它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环境资源,另一种是家庭环境资源。社会同样也是一所大学校,在社会的环境中,隐藏着多种的德育的隐性资源,比如:国家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各种展览馆、社会公益实践等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项目,它融合德育理论课和创新创业课,在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高校德育隐性资源的整合路径
物质资源。在大学中,应当对校园中物质资源的构建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校园建筑、人物雕像、校道名称、校园绿化、教学设施等方式,将学校的教育理念传达出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
精神资源。高校德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大学要通过校歌、校训、校史教育等途径来传达大学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风主要是指大学教师的知识储备、思想品德和教学风格,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工作态度,充实知识,重视学生的心灵发展,做好他们的德育引导者。
稳妥推进组织整合。对课内、校内和校外的德育隐性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德育实践的空间扩展到了校外和社会,将高校横向职能部门、纵向业务部门、其他校级合作组织、各隐性资源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育人新模式。
一是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构建了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在高校内部,要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分类推进的隐性德育协调组织。与此同时,还需要利用协调组织的功能,调动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稳定、有序的方式推动隐性德育工作的开展,最终在高校中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是构建德育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长效沟通与研习组织,提升德育隐性资源利用的专业度。德育理论课教师要对自己利用隐性资源的优势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利用沟通与学习的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将自己的优势经验传授到其他专业课教师,对其他专业课教师运用隐性资源进行教育工作的专业性进行整体的提高,使校园课程类、非课程类以及校外隐性资源的利用率充分提升。
三是打造家校、校社、校企联合育人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应将“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校内外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请进来”,把先进事迹人物邀请到学校来,让他们在学校里进行先进事迹的展示和表演,培养学生的素质;利用“走出去”的方式,使大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融入社会,在社区活动和公益志愿实践中,将“立德树人”由外在变为内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经验,提高了他们的感情,使他们在相互影响中达到了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除此之外,高校与学生家庭之间也应该成立一个协同育人的机构,构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让父母们清楚地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影响力,从而让家庭和学校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形成一种育人的合力。
作者:张文颖,硕士研究生,讲师;莫丽梅,硕士研究生,讲师;桂林信息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项目:2022年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校级科研“数字化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编号:XJ2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