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传承千年运河文脉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首页> 专题频道> 读书专题 > 正文

传承千年运河文脉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来源:光明网2023-05-27 17:02

  传承千年运河文脉 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中国运河的文学书写与文化品格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中国大运河通达千里,贯穿古今,运化万物,融会天地,铸造民魂,和万里长城共同在中华大地写下顶天立地的“人”字,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大运河文化与中国文学互相滋养,绵延着数千年的中国文脉,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史诗的基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基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自信之源和深沉持久的内在力量。

  一、萌芽与孕育:文化典籍里的大运河文化

  中国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2500多年的历史。中国大运河的开凿与治理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诸多文化典籍记载了我国早期运河开凿与治理概况和后世影响。

  据先秦典籍《左传》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一条南接长江、北入淮河的运河,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文献记载的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运河——“邗沟”。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里记载了秦汉时期古运河灵渠的开凿与治理:“三年不解甲驰弩,使临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为平定南方一统天下,派遣50万秦军向岭南进发,攻打百越。因有越城岭的阻隔,秦军无法运送军粮,秦始皇便派史禄修建了灵渠。灵渠的修建沟通了中国南北交通,促进了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经济文化的交流。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里记载了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学家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创造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让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早期运河的开凿与治理是国富民强的象征。古代先民开凿运河的初衷是为了战争,随着商贸船只在运河上穿梭如织,运河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之后中国运河对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自信与雄健:古代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

  运河城市的交通便利条件、经济和文化的双重繁荣使得运河城市不仅成为商贾名流、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还深刻影响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历代文体的发展和繁荣。出生或寄居在运河城市的作家目睹了运河兴起和商业繁荣,深受大运河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运河城市也成为文学故事的生发地和重要的书写对象。

  唐诗宋词与大运河有着不解之缘。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运河城市扬州的美丽风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二》书写了运河城市商贸的兴盛:“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张继《枫桥夜泊》书写了身在运河城市苏州的羁旅之思、离乱之愁、家国之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皮日休《汴河怀古》赞扬了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的功绩:“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写出了运河城市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苏轼《西江月·平山堂》写其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感怀:“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辛弃疾在江南运河起点镇江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元曲、明清小说与大运河文化有着深刻内在联结。元代时期的运河城市是元杂剧作家活跃的聚集地和故事的生发地。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就是书写运河城市楚州发生的故事。“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生长在明代的运河城市长洲。“三言二拍”以运河两岸的商业城市为故事背景,反映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真实地再现了一幅明代运河文化的风俗画卷。《红楼梦》里从作家曹雪芹到作品细节都与中国大运河有密切的联系。清代康乾时的扬州因依河临江、百业兴旺、官吏崇文、盐商养士,出现了“天下文士半集维扬”的盛况,才有了开风气之先河的“扬州八怪”诞生。

  作家们以文学为载体描摹了运河风光和市井繁华,讲述运河城市故事,抒发人生志向和家国兴亡之思,呈现了群体性的家园记忆、生命意识和审美风范,彰显了气势恢宏的文化气象和自信雄健的文化品格。

  三、启蒙与觉醒:近现代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

  进入近现代,救亡图存、启蒙与觉醒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中国运河进入衰落期,书写中国运河的文学气脉微弱。以中国运河作为“历史场域”书写运河沿岸人民的启蒙与觉醒、革命与斗争的文学作品更为突显。运河城市常州的革命先驱瞿秋白用诗歌《江南第一燕》抒发了坚定的革命理想:“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鲁迅《故乡》写出了20世纪20年代浙东运河沿岸衰败和民生凋敝及改造旧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江南运河沿岸农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破产和走向反抗和斗争之路的必然。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由大运河联想到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量和新中国的明天。

  四、弘扬与传承:当代文学里的大运河文化

  进入当代,当代作家植根深厚运河文化土壤,怀着赤子之心书写运河沿岸的家园故事。“大运河之子”刘绍棠说:“如果我的名字与大运河相连,也就不虚此生。”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写大运河的乡土乡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为21世纪的北运河儿女留下一幅20世纪家乡的历史、景观、民俗和社会学的而多彩画卷。当代作家王梓夫的“漕运三部曲”《漕运码头》《漕运古镇》《漕运船帮》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再现京杭大运河两岸的风俗民情、世道人心。

  随着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运河功能和当代价值被关注和讨论,掀开了书写中国运河的新篇章。当代作家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中国运河的文学书写中来,建构了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空间,以大运河文化为镜像,作历史和当代、文化与精神、民族与国家之思。徐则臣长篇小说《北上》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展示了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民族寓言。与此同时,中国网络文学与大运河文化碰撞融合,一批大运河文化主题网络文学原创作品如《运河造船记》《通惠河工》应“运”而生。这些作品聚焦文脉传承,弘扬主旋律,突出价值导向,彰显了家国情怀,反映了中国网络文学参与主流文化建设的自觉和对社会现实的回应关切。

  文化兴则国运兴。当下,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的要求,深挖以中国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大运河文化主题文学经典为蓝本,提炼独特的大运河文化符号,传承千年运河文脉,讲好中国文化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作者: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宋秋云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龙亚村,绿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边茂密的树木、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鱼梁洲中央生态公园一期汉水文化珠链区正式开园。
2023-05-25 10:56
2023年5月24日,山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以“重塑心秩序,青春再启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2023-05-25 10:36
2023年5月23日,俯瞰长江江苏省张家港段岸边田野,金色的麦田与大桥、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丰"景图。
2023-05-24 10:09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据科研监测数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制定合理的保护计划,保护区物种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成为鸟类乐园。
2023-05-22 10:00
5月19日,2023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在盐城市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开幕。
2023-05-22 08:49
2023年5月17日,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
2023-05-19 14:14
近年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绿水青山城市生态环境,湖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苍鹭、白鹭等多种水鸟在湖岸繁衍生息。
2023-05-17 18:06
5月16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3年职教活动周暨“未来工匠”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在该市苏雅拉广场举行。
2023-05-17 10:33
2023年5月15日,初夏时节,新疆库尔勒市孔雀河湿地内生机勃勃,花卉、树木、桥梁和湖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05-16 10:55
2023年5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举行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运动,健康工大”为主题,共设置26个参赛项目。
2023-05-10 19:41
据悉,此次作品以春天为主旋律,以视角传递出花的娇艳。向生活致敬,歌颂祖国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此外,也向新时代创新发展蓝图致敬,砥砺奋进的国人倍感振奋。
2023-05-10 11:19
北平街夜市,是该地夜经济特色街区之一,拥有150余家商铺近100个摊位,汇聚了各式陕西以及全国各地特色小吃。
2023-05-04 15:24
近一段时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往山东淄博,品尝走红的"灵魂烧烤"。淄博市政府和市民积极采取措施为游客提供便利,同时,由居民、机关工作人员等自发组成的数万名志愿者进入车站
2023-05-04 14:33
旅客乘坐的D6942次"夜市美食列车"从齐齐哈尔驶向夜幕下的哈尔滨。 "五一"假期,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为方便旅客出行品尝龙江特色美食,体验哈尔滨夜市文化,临时增开高铁列车,将夜市美食"中央厨房"搬进高铁车厢
2023-05-04 14:26
2023年5月3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石桥社区,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2023-05-04 10:09
2023年4月27日,江苏连云港市首届青年艺术周系列活动——"春韵"民族音乐会举行。
2023-04-28 10:49
近年来,博望区人武部探索推行乡村振兴"民兵志愿者+"模式,组织民兵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区域、工厂车间,开展解难帮困志愿者服务
2023-04-24 17:28
当日,淮安方特旅游区发布"五一黄金周"多项娱乐活动,同步开启五一双重特惠票抢票通道,进一步为苏北旅游市场升温。(
2023-04-21 1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