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安来顺
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3个关键词并列:博物馆、可持续性、美好生活。文字简明,但寓意深远,就是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积极联动,为致力可持续发展、建设美好家园而携手共进。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形成之初,主要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3方面的可持续性。但随着认识的深化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对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机构的作用有了更多切身体会。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因此,“可持续”是博物馆发挥功能的天然出发点。其收集、保存、研究和传播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通过在历史与现实、文物与公众之间搭建桥梁,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被今天的人们所理解,帮助大众形成和巩固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信心。这也是各类博物馆通常都会有一个通史类展览的原因,通过梳理历史,观众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如何一步步成为今天的样子。
2019至2022年,首都博物馆连续策划实施了三期面向青少年观众的教育项目——《读城》,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到“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再到“探秘北京中轴线”,点燃了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知北京、爱北京”的热情。
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领域,博物馆也有责任和能力参与其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许多青少年对环境知识的最初了解都来自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提供了从自然看人类和从人类看自然的双重视角,北京正在规划建设的国家自然博物馆也以地球、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为主轴。
博物馆在建设和运行中,也可以不断自我完善,减少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课题”调查显示,目前我国47%的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已考虑节能减排因素,25%的博物馆建成开放后陆续进行了节能改造,32%的博物馆有进行节能改造的计划。今年3月,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荣获全球建筑界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因为它的建筑形态与周边生态环境形成了良好互动,建筑语言也有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寓意。
博物馆正成为城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刚刚公布的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为6565家。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启动了“博物馆之城”建设计划。而在“博物馆之城”建设中,“打造美育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和“加强与周围社区和城市的互动,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这两点最为人们所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博物馆等文化遗产机构可以为市民带来更强的“文化聚合力”,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特殊的“文化辐射力”,为城市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带来重要的“文化驱动力”。
同样,在乡村振兴中,逐渐兴起的小型博物馆正成为乡村记忆、民俗风情的“储存器”,联结着乡村的昔与今。国家文物局在吉林、山东、浙江三省开展全国乡村博物馆试点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浙江还上线了“乡村博物馆地图”。
今天的博物馆,也愈加重视自身在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尤其是提高精神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博物馆的文化体验与人们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之间存在联系。特别是当博物馆成为社区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惠及大多数人时,这种联系尤为明显。这其中,既有“现象级”特展带给观众的审美和愉悦,更有许多充满人文情怀的“小制作”产生的共情和感动。2018年春节,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微型展览《回家过年》备受关注,因为它再现了过去60年来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特别是不同时期“家”的模样和“年”的味道,引发了人们的怀念与共鸣,各年龄段的观众都在现场找到了共同话题。
2022年和2023年新年期间,上海金桥碧云美术馆分别举办了《爱得不同》和《爱在身边》两个展览。前者通过辅读学校残障学生的美术习作,走进他们的世界,呼吁人们更多关注特殊教育,为这些孩子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后者将目光投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种对特殊群体的关注触动了观众,为社会带来更多理解、善意和温暖。
可以预见,博物馆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赋能美好生活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