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何绍基日记里的永州风景
首页> 悦读频道> 阅读 > 正文

何绍基日记里的永州风景

来源:文汇报2023-01-05 10:40

  作者:尧育飞

  道州的理学、祁阳的书学、永州的文学,是地域之魂,也是晚清湖南学者何绍基学问的根底。

  现存何绍基日记起于道光十四年,止于同治十年,虽中间有阙略,却大体可见其一生细微处。何绍基八岁离乡,北上京城,此后故乡即他乡。道州故里,五度往还。两度为着考试,两度因奉父母灵柩还湘。细说起来,少了些许衣锦还乡的炫耀,多是悲欣交集,万不得已。

  于是,何氏日记至于湖南,往往支离,大概近乡情怯,不厌烦琐。及至放舟南下,逆湘江而上,文笔更为细碎,乡人乡情,乡风乡景,点点滴滴,终把日记变为游子还乡的吟歌。

  故乡于何绍基而言,是一程山水一程学问。湘江流域,南部三溪:濂溪、浯溪、愚溪,与何绍基渊源极深。道州的理学、祁阳的书学、永州的文学,是地域之魂,也是何绍基学问的根底。

  今存何氏日记载缺其道光元年秋季及道光八年春天的还乡记载,兹仅就其道光二十一年、咸丰元年、同治元年三度还乡日记,缕述何氏的永州情结。

  道光二十一年的还乡

  道光二十一年,在长沙办完父亲葬事后,何绍基终于踏上回归道州的旅途。路上的风景不断唤醒他旧日的记忆。九月廿四日,舟过衡山,遥望南岳,何绍基不禁浮想联翩,“回思重阳岳游,忽忽七年,中间许多人事也”。

  十月初三日,何绍基移舟浯溪,“冒雨拓得颜碑十馀字,因碑石湿透,择干处拓之,止得‘匹马北方,独立一’及‘感德之兴也’”。拓碑之外,何绍基登上峿亭、峿台,此处水石幽深峭异,一如十四年前,风景稍有不同者,只是重新修建了元颜祠,以纪念元结和颜真卿。主持修建事宜的祁阳知县易学超,在道光二十年刚刚完成了这次重建。

  这一行,何绍基还游玩了中宫寺,本拟买拓片,却没有碰到卖家。

  道光二十一年的回乡路上,何绍基心情很差,父亲刚刚去世,而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清军正与英军激战。回到道州,何氏本支人丁不兴,又让他发愁。十月廿四日,在完成四伯父葬礼后的第二天,何绍基走了十八里路来到娄田,短暂驻留周敦颐故居。日记云:“过濂溪夫子故居处,有大祠,旁有二碑,一系《濂溪故居新庙记》,欧阳玄撰,一系《濂溪故居大富桥记》,淳祐年间也。”再行十六里,抵达小坪村舅舅家,“饭后到月岩,见淳祐及至正各碑,多古气。熹定八分碑极佳。”次日返回,何绍基仍过濂溪故居,意外发现了淳熙年间滕巽真所撰《濂溪小学高峰杨公寿祠记》一碑。十一月初三日,何绍基从小坪归来,再过濂溪故居。十一月十日,何绍基离开道州北上,又去了高山寺、镇永楼、濂溪书院。

  此次归乡,何绍基惜墨如金,然笔墨所及,深浅关情。家族姻亲之外,他实深味于道州的文化传统。

  濂溪一脉

  何绍基对周敦颐十分景仰,每次回乡必去濂溪书院。永州的濂溪书院,有他的好友杨季鸾(1799—1856)。何绍基住在濂溪书院,时不时拜谒书院内的濂溪祠,祠堂则有何绍基恩师程恩泽题写的联语“悟后图书真见圣,生前俎豆始康功”。

  咸丰元年三月,何绍基在濂溪书院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时而看木工干活,时而闲谈。他和杨季鸾已八年未见,不免长谈,不免畅饮。他爱杨季鸾家的小笋、笋丝粉,以为“好风味”。三月十二日这天,何绍基更在日记中称赞“今日紫卿(即杨季鸾)肴中小笋白煮鸡最佳也”。濂溪书院的生活虽短暂,于何绍基而言,却十分温暖。

  濂溪遗迹令何绍基感到亲切,他也以实际行动对周敦颐表达景仰。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八日,何绍基为夏口濂溪祠题写匾额、祠联等。日记云:“五扁者,夏口濂溪祠自去春被回乱,现在新修,其中有先公及彭又熊兄三扁补作,又二扁则余所新题于夏镇及仪征两处祠馆者也,一‘风自依然’,一‘欲天下拙’。”很可想见,何绍基常以笔墨为各地的濂溪祠增光。

  祠堂是精神和情感的纽带,是独属个体的特殊情感记忆之所。何绍基内里十分重情,对祠堂有着特殊情愫。咸丰元年三月初四日,清明,何绍基想到京城的寓所,念及长沙的坟山,忆起道州的家祠,以为这三处“俱有清明祭奠,我俱不与,怆怆而已”。无怪乎道光三十年,何绍基游览镇江,见周濂溪先生祠故址片瓦无存,不禁感叹连连。

  不仅是濂溪祠,与濂溪先生有关的一切,他都特别留意。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初六日,何绍基借宿郑新店,当地巡检周作孚前来迎谒。何绍基询知其为“濂溪之裔”,便在日记中记了一笔。以何绍基日记的一般体例而言,巡检杂佐往往不记。周作孚有幸入列,大约也是沾了周敦颐的光。

  柳宗元的读者

  在赓续故乡文脉的传统中,何绍基不只是周敦颐的信徒,还是柳宗元忠实的读者。

  咸丰元年三月初七日,在长沙至永州的湘江船上,何绍基翻开了柳宗元的文集。日记写道:“初四日起阅《柳子厚集》,紫卿新刻本。三日半,今午毕,俱有加墨、辨订。甚矣,舟中之静也。”书是新书,刻书的是老朋友杨季鸾,书的作者是柳宗元。这样的还乡旅途,何绍基倍觉舒适。

  对柳宗元,何绍基并不陌生。他去过愚溪,拜谒过柳子祠。咸丰元年三月十一日日记云,“同紫卿过河,到愚溪深处,又至柳子祠。复至钴鉧潭,游憩而回。江山深远,世间何处复有此耶。”三月十四日,何绍基与杨季鸾“同出,过三亭学舍,即子厚所作《三亭记》处。树石幽奇可爱。”这次游玩永远地定格于何绍基记忆深处。十多年后,同治元年正月二十七日,何绍基重游愚溪,日记写道,“步至愚溪,梯探深处,无所见,见一大浑字而己,溪水正当拗异处,然十年前与紫兄溯洄造奥之乐,不可复得。紫兄作古人,余亦老惫失健步矣。”暮年的何绍基,不能忘怀于愚溪昔游的欢乐。

  永州的风景重塑了柳宗元,也唤醒了何绍基对柳宗元的兴趣。我曾在湖北某图书馆细阅何绍基批校的《柳宗元集》,底本正是杨季鸾所赠者。正是在湘江的那条船上,何绍基写下这样的批语:“错字太多,紫卿刻此乃全未校耶?三月初七日过浯溪回舟记。子贞。”可这并未妨碍他细细论文。何绍基评柳文,每每喜欢把它与韩文对举。他评《献平淮夷表》云:“当不知有昌黎《碑》,故冒昧为此。”讥笑了柳宗元一把。他批《平淮夷雅二篇》则是“以愬与度平叙,即其不如昌黎处”。韩柳文章,何绍基毋宁更爱韩愈。

  然而柳宗元的思想,何绍基极其佩服。他认为“《非国语》多正论,是柳子杰作也,间有不当处耳。至古人作文好饰其说,往往有不轨于正者,春秋战国间其道不明,自孔子六经、论语外,子史可议者多矣。固不得遍从而疵诋之也。柳子此作,要可为读书者开辟识见。”何绍基不以古文名,生平所作古文在清朝道咸年间也不甚著称,然而因了故乡的关系,他得以通读柳集,从而与唐代的伟大文学家相遇。

  月亮与岩洞

  月是何绍基的所爱,十五前后的夜晚,只要天上有月,何绍基总不忘欣赏。这一点,他仿佛李白,很爱天上的明月。何绍基常常看天上的月亮,看乌云散去,看月光重现。就中,又以故乡的月亮最让他动情。咸丰元年三月十一日那天,何绍基与杨季鸾在永州赏月,日记写道:“晚同紫翁酌,月上且高矣。乘月同肩舆至芙蓉别馆,茶憩于石桥上。荷池静澈,大月在上,久坐而归。计不到此廿四年矣。仍乘月归。”一天日记,四处载“月”,那一晚,何绍基的心恐全为月光贮满。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何绍基大概明白,故乡的月亮可能是比亲人更可靠的念想。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廿四日,何绍基在外祖母家中,“各位舅表老爷都来,余上前各各看,分不清楚也。”何绍基是真诚的,亲人的面容往往需要不断唤醒记忆才不至模糊消散,而道州的山川风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千古不磨的书卷里,往往更显坚固。

  咸丰元年还乡期间,何绍基一面修族谱,一面每日作字。闲暇时分,他得以纵览故乡的石刻与风景。三月十三日,何绍基在华岩见识了奇旷无比的石洞。三月十六日午后,他去了朝阳岩。日记中的朝阳岩之旅别开生面,“由山石径斜仄,绕江曲折,至洞,乃大开廓,有洪水从洞中出,不测其源,果奇境也。复往南,至群玉山头看石,千形万状,不能尽究。回至愚溪李树下石溪边,久憩而归。”三月二十一日,何绍基去了淡岩,玩赏了黄庭坚的诗刻。日记写道:“从大路入,不过一里,即到寺。敲门入洞,门在寺后。入洞,深曲开朗,黄山谷诗刻勒痕如新,以外宋人题记诗句俱明白且多。由山深,无人伤损也,果然奇伟。盘桓久之。岩水下滴如雨。”八月十九日,何绍基又去了华岩。在何绍基笔下,道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美极了,那些岩洞则令人印象深刻。譬如宝龙寨,是“岩洞曲幽,玲珑天表,空中楼阁,世所未有”。

  咸丰元年,闰八月初三日巳刻,何绍基抵达浯溪,树石秋清,而他正好在船上徐徐展开清代“四王”之一王宸的画册。又一次,何绍基满载故乡的山水风景,离开了故乡。

  结束于同治元年

  同治元年正月初六日,何绍基从长沙买舟往永州。正月二十三日午后,他和祁阳县令于桐轩同游浯溪。彼时的何绍基当然料不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回到故乡,他不过感叹无法迈出矫健的步伐了。

  正月二十七日,何绍基去到朝阳岩,游赏了四贤堂、柳子庙。他特别记载了杨季鸾所撰联语:“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名转著,江山永柳各千秋”。也是在这里,何绍基看到了伪托己作的联语,他没有特别在意,只是讥笑它写撰俱鄙。

  正月二十八日,何绍基顺道游览淡岩,山洞中有汪姓拓碑人椎拓了黄庭坚诗碑。何绍基往索拓片,遭到拒绝。稿本《何绍基日记》的一位早期读者批阅至此,忍不住横加批语:“此人尽心职守不愧,有何谓之拘谨……公乃吝此区区,向它横索,是真可叹也。”看来,这位读者很不满何绍基求碑不得的牢骚。然而,我们记得何绍基《浯溪石刻》诗说“归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想起他时常临摹《大唐中兴颂》,念及他对石刻的痴迷,就不难原谅一位老人出于私心的索取了。

  同治元年二月初一日,道州何氏家族大宴,席上“多戚友宗族,面额难辨者多,两眼实钝也”。何绍基老了,他的亲人连同故乡也一并老去。好在,它们都曾长久地生活在何绍基的日记里。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