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质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素之一。纵观当前高校整体发展形势,虽然整体是安全稳定的,但是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有越来越多不确定的因素出现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安全教育已经上升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备受关注和重视的一项教学任务。目前针对高校安全教育的需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安全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二者创新融合到一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二者之间是有诸多共通之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在一起来进行教育,不仅可以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而且二者相辅相成,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高度一致性,教育效果也存在着相通之处。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最终都是要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服务的,是为了保障大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以及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都坚持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都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以为大学生建立起精神、心理以及人身安全多重堡垒,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端正大学生的思想态度,同时给予大学生以警醒,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高校所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和引领作用,进而为安全教育提供有效充分的保障。当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群体所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柔性教育,即通过引领大学生的思想,给予大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来满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情感与精神引导需求,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帮助大学生疏解内心负面情绪,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能力,及时帮助大学生消除安全隐患,进而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可以处于健康的状态,这对于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来说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据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意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总体安全观的认知并不到位,很多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此外,伴随着国家安全教育覆盖面的不断拓展,高校被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教育要求,高校必须要想办法来提升和增强教育效果。但是,从现阶段高校所组织开展的安全教育来看,其还是以传统安全教育理念与内容为主,所采用的安全教育形式也相对比较单一和固定,学生对于安全教育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也并不是很高,而且有着很强的不稳定性。现在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到一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二者的有效渗透与融合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会更具全面性。将二者融合到一起,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更加丰富有效的实践活动来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安全教育,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综合效果。将二者融合到一起,也就意味着将原本停留在高处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生活化处理,让爱国主义安全教育活动落了地,国家安全教育也就变得更加接地气,大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一些,也会更加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与安全教学学习当中来。
建议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实施:
首先,高校要精准掌握二者融合发展的方向,认识到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力。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严格把好精神观念的渗透和引入关卡,将一些负面思想,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严格拒之门外,同时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精神理念、集体利益优先等思想积极渗透到实际教育工作当中来,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高校师生意识形态领域积极正面引导作用,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
其次,高校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在推动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建立起理性的爱国意识。高校要积极致力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与中国梦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具体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来,下意识去强化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力度,不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高校教师需要帮助大学生分析清楚当前真实的社会发展形势与时代环境,给大学生讲授清楚当前我们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以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审视和看待社会发展,正视社会发展现实境遇,正视自身所处的学习与发展环境,针对性学习和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让自己学有所获。高校教师还需要同时关注到大学生爱国情怀与政治觉悟的培养和教育,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认同感,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与自己个人发展命运密切相关,因此,大学生需要建立更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警觉意识,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时刻维护好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再次,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学会巧借东风之力。现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融合发展,便是在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高校恰好可以借此机会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深入融合。
然后,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致力于创新和完善具体教学的形式,借助更具新颖性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大学生的关注,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建议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增加生活情景的融入,针对性引导大学生将自己在生活情景以及真实生活中学习和感受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化处理,进而转变成为自身的修养。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教师要精心选择使用的生活案例,要将生活案例与具体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到一起,以教学知识点作为切入点,以保证生活案例教学的实效性。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起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和平台资源,比如充分借助多媒体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从更多角度来调动起学生的感受,吸引学生们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下意识给学生们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尽可能多采用大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以此来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而提高实际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高校要随时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动,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与学科优势,积极开设相关的课程内容,不断创新和优化具体的实施方式,推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全方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与能力。比如,引导大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事件,客观分析事件,提升对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通过在高校群体中形成宣传效应,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再比如,重视开发和利用爱国主义校本课程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对家乡发展历史有所了解,认同爱国主义与中国梦教育。
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创新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当前需要做的便是正视这一发展趋势,立足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求和利用起多方教学资源,进一步推动二者的有效融合,同时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作者:栗鸿亮,邯郸学院安全工作处 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背景下“一二九师精神”融入高校国防教育研究》(编号:SZ20221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