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等个人素养展开科学指引的重要渠道和方式,是国家建设、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教育的本质要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社会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要以“三融合”观念为基础,教学设计应以“三板块”观念为依据,利用“三协同”思想的教学手段的德育教学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育人功能的基础上,达到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和社区实践教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并在主体具体实现与运用的教育实践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突显这种教育方式的研究价值。该教育方式还可以发挥“三协同”理念的教育特色,有机整合了社会、院校、企业的多种主体资源,并协调运作互助,有效融合了学校资源和社会实践教育资源,提高育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大学生在此育人模式下,也能够更高效的吸取理论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学到地知识进行再次理解、吸收与应用。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体现在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当中,是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本质。学生将在校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中达到融会贯通,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迁移为自己的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凭借,完成社会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实践融合渗透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质量和标准。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优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关注度,可以适当模拟当前社会的就业现况,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做一个良好的适应准备,从而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社会工作。
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整体转型,价值利益在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里所占据的比例也愈来愈大,培养他们的思想素质越显重要。首先,学校应综合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并在不断完善的实践中,发现学生思想政治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还能弘扬党的理论思想,响应党的号召。其次,高校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与日常思想政治学习相融合,放大其积极作用,取精去糟,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育人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建构原则。一是以生为本原则。老师们在进行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其自主认知水平,并科学运用自身爱好和认知的方法来对学生加以指导,用“共情”的方式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以便于有效达到对学生的引导与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老师们在具体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情境构建和具体实施时,必须主动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习惯,运用个案教育和联合教学等多样方法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与方式,从而在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和教育原则下,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导与教学,进而提高其成效,改善其教学质量。二是与时俱进原则。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新的生产力促进了各种技术的成功。同时,社会中的个体快速增长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和见解。当今世界,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在收集有关终端工具或工具的信息,这些工具对个体的观念和道德品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发展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考虑到当代趋势和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地利用和分析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进而通过学生掌握和接受的方法来对他们加以影响,以此确保自身培训目标与训练目的有效实现,有效确保培养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作为整个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高具有关键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合理介绍大思想政治理念,不但可以在较大范围上提高学生思想意识的整体素质,促进知识技能的整体提高与成长,还可以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思想政治实效性。
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推动实践教育发展。《大学生纲要》明确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但要训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能力,更关键的是要使他们全面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手段,从整体提高学生的个人意识与整体素质。老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时应该着眼于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对策的探讨,从而提高教育实效与科学性,进而实现提高学生整体水平,促进学生成长的终极目的。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学生在为一些贫困地区开展捐款的同时,不仅仅能从思想文化的视野了解这些活动所代表的善意和价值,更能从实践的视野认识活动可以为社会进步、发展带来动力。
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关系尤为紧密,许多活动都是由高校共同举办的,把社会活动信息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进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并调动其积极性,投入到社会思想政治的活动之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成效。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作用,为老师和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大思想政治的视野下,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涉及两种育人生态,即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建立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实践育人的生态系统。高校改善校内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条件,所涉及的教育要素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改善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条件,能够为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造更为合理、稳定的教育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可行性与实际教学价值。此外,高校还应注重对校园环境氛围的打造,积极打造更适合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良好教育氛围。
关注和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素养建设等理念的明确提出。在大思想政治理念的支撑下,当代大学教师以及学生们必须在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及其书籍中,更加科学的了解其背后蕴藏的思想政治教学理论知识及其技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教师需要增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积极运用各类先进的思维理论与教学模式来对学生加以指导与教学,以便更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其综合能力,并推动其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扬。大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对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地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可以极大的充实思想政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所以,教师们必须要重视对大思想政治理念的研究与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质量和道德意识质量,使学生在求学阶段形成优秀的整体道德思维和思想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的人才。
(作者:王柔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1年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青年一般课题《基于“鲁班工坊”EPIP视野下新能源类专业国际化课程建设模式研究》(编号:EJE21031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