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下班后,我最喜欢看书。除了看焊接专业知识外,还喜欢看小说,特别是《平凡的世界》,我看了两遍,看一次流一次泪。我们00后应该看看这本书,努力奋斗,人生只有奋斗,才能不平凡。”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泵送机械分公司关键焊缝工匠及劳动模范黄红兵,瘦小的身材,青涩的笑容,都与他的年龄相符,但他的话语却让我惊讶,已经超越了他的年龄。
2000年8月,黄红兵和他的双胞胎哥哥出生于衡阳耒阳大山深处。爷爷说,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给他们分了地,希望他们兄弟俩长大后参军报国,跟着共产党走,于是给他们取名红军和红兵。双胞胎8岁那年,在煤矿挖煤的爸爸因为事故,双腿受伤致残。家里的重担压在了妈妈身上。渐渐地,兄弟俩懂事了,他们帮家里耕田、插秧、收稻子,利用寒暑假到长沙卖水、卖棉花糖,以减轻家庭负担。
2015年,兄弟俩初中毕业,都考上了高中。“弟弟,你去上高中吧,我去打工,我和妈妈供你上学。”哥哥说。“不,哥,你去上高中吧,我不想上,我打工去。”弟弟说。
看着两个懂事的儿子,爸爸妈妈心里很难过。在长沙工作的表哥得知后说:“你们两兄弟干脆到长沙读个中职学校,学个一技之长,也好找工作,早点挣钱。”
于是,黄红兵和哥哥考入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家里拿不出学费,他们只能一边上学,一边想办法挣学费和生活费。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他们都会在长沙梅溪湖附近向游人销售矿泉水、棉花糖,或出租单车,赚取生活费学费。为了学习和生活,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头,但也磨炼了意志。黄红兵原来性格内向,不敢跟陌生人说话,但为了推销商品,他不得不微笑着跟陌生人交流。
黄红兵本来学的是数控加工专业,每当他经过工地看到焊花闪烁,觉得很新奇,便对焊接有了莫名的向往。后来学校组建焊接兴趣小组,他和哥哥都报了名。很快,黄红兵展现出焊接才华,焊接的板材像模像样,深得老师的赞赏。
当然,他的才华更多是用汗水浇灌而成。除了上课外,一有时间他就泡在实训室和焊工房里,从早到晚,一练就是10多个小时。三十八九度的夏天,“全副武装”的黄红兵在炙热的焊工房里挥汗如雨。高温、炙烤、噪声、刺鼻的粉尘、强烈的弧光……为练就一个动作,常常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有次,其他同学回去睡觉了,只剩他一个人加班练习。后来实在太困,他就趴在边上睡一会儿,没想到一睡就是一个通宵。不懂的地方,他就请教老师,或是从书本上获得灵感。因为太脏太累,加之高温的炙烤,强烈的弧光,刺鼻的粉尘,浓烈的烟熏,他也曾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但最终他坚持了下来。
一次,孙权强老师教他仰焊一块电焊条时,焊花掉到了孙老师的衣领里面。看着这一幕,黄红兵觉得心痛,但孙老师若无其事,镇定自若地焊接着,一直将这根焊条焊烧完。黄红兵惊奇地问孙老师,焊花掉你身上了为什么不动?孙老师说,必须这样,否则焊接就会失败。后来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会想起孙老师。
学校“以赛促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的模式让黄红兵的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在老师指导下,黄红兵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获得长沙市焊接技能比赛一等奖,并在省赛中获优异成绩。“我才17岁,只要努力奋斗,迟早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眼中了不起的人。”这是他17岁时的豪言壮语。
黄红兵对中联重科一直充满着向往,在学校读书时,每当路过麓谷工业园的中联重科厂区时,他总要在门口张望良久。他觉得里面很大、很高级,全是现代化的机械。“要是以后能到这里上班该多好啊!”他在心里想着。后来,他和哥哥都很幸运地来到中联重科实习。班长看黄红兵个头小,就让他去小臂班。
师傅们很快就发现,黄红兵虽然个头小,但勤奋好学,悟性也不错。徒弟爱学,师傅爱教。刘赞师傅手把手教他首尾焊,焊接大师谭勇对他赞赏有加,还带他参加各种焊接大赛。更重要的是,他对焊接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黄红兵曾看见书上写道:“当你为一件事情付出一万小时的时候,你也会是这个领域的尖子。”这段话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为进一步提升技能,他如饥似渴地向师傅们学习,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在小臂班组里,黄红兵总是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走,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他就像是一块海绵,在中联这个新环境里不停地吸收焊接技能,努力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磨练,还是实习生的黄红兵崭露头角,在中联重科“工匠杯”新人焊接技能竞赛中夺得了第一名。这位年轻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努力奔跑在追求技艺的路上。
中专毕业时,黄红兵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单招,考上了湖南一所大专院校。虽然他特别渴望读书,但一想到残疾的爸爸、含辛茹苦的妈妈、年迈的爷爷奶奶,就改变了主意,与哥哥一起,正式来到中联重科工作。兄弟俩相互督促,利用工歇以及下班时间讨论焊接难点,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黄红兵来到了实习的混凝土泵送机械分公司小臂班,主要负责泵车关键部位臂架对接焊工作。成为中联的正式员工,他更自豪了,责任更大了,对自己要求也更高了。对接焊是生产小臂的第二道工序,进行X射线探伤是最难的。怕我听不懂,黄红兵特意给我科普了一下:这就好比人的手骨折了要拍个片子,他们焊的焊缝也要拍片子,单个气孔不能超过两个,未融合的焊缝不能超过2毫米,否则就是不合格。如果焊接不到位,如果材质不一样,就会开裂。
一有时间,黄红兵还会去谭勇大师工作室与技术骨干一起探讨对接焊的实操解决方案,不停学习不断进步。谭勇教他把电流电压参数调到最佳,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教他焊接,非常均匀地焊接,保证不产生裂纹。黄红兵知道,要保证合格率,除了需要科学的工艺,也需要精湛的技术。长时间努力后,他焊接的部位X射线探伤合格率每月99%以上,这种合格率不是能轻易达到的高度,焊前的准备、拼装、焊接、切割引弧板、打磨,每一个步骤对泵车臂架成型后的质量都至关重要。一条重达几百斤的臂架焊板,正常来说两人合作可以烧20多条,但黄红兵一个人最多的时候居然烧了40条,所谓“艺痴者技必良”,如此高效率的背后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对技能的那股钻劲儿。
黄红兵不仅自己技术好,还常常帮助新员工或同事解决实操难点,纠正错误作业方法。他年龄不大,积累的经验可不少,在闪烁着弧光的车间中,这位年轻的工匠就像一株火苗散发出自己的能量。
一次,工位新来了个打磨工。“师傅,你的焊接技术真好!”新员工表达着羡慕。
“为什么不学焊工?”黄红兵问。
“当焊工好是好,但我担心当焊工经常被高温烤,对身体有影响。”新员工说。
黄红兵笑了,说:“以前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焊的是亚弧焊,里面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但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工作环境好了,技术和工艺也先进了,对人没有这种损害了。下一步,我们中联还要搬到智慧产业城,到时候基本上都是机器人烧焊了。”
“真的吗?我能不能跟你学烧焊?”“当然可以。”于是,新员工跟着黄红兵学起X对接焊来。经过两个月辛苦练习,新员工顺利通过公司X对接焊考试,取得了X对接焊操作证。
因为技术过硬,黄红兵还经常支援其他班组,出差到新疆、安徽攻克技术难题。慢慢地他明白了,焊接工的舞台不只是在中联,也不只是在工厂,而是在所有需要焊接技术的地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他代表中联重科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获三等奖;2019年,代表中联重科参加“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获优秀奖,并获“麓谷工匠杯”第二名;2020年,获评“长沙市高新区劳动模范”,获得“麓谷工匠杯”第一名;2021年,荣获长沙市“百优工匠”、分公司C类人才,集团公司优秀员工。特别是在2018年“嘉克杯”比赛现场,黄红兵作为一匹黑马,从388位焊接好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嘉克杯”被誉为焊接行业的“世界杯”,这项赛事是含金量极高的世界级技能比赛。当时,他18岁。
2021年8月,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家里怎么样了?”我问。“爸爸的脚能下地走路了,只是走不了多远,也干不了活。”黄红兵微笑着说,“他不用干活也可以享福了。”
黄红兵告诉我,他和哥哥合力在家建了一栋三层楼房,现在一楼和二楼装修好了,等以后有余钱了,再把三楼装修好。黄红兵自己打算在长沙买房,首付的钱够了,他觉得以后谈了女朋友,应该给她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稳定的生活。
令我感动的是,面对荣誉,年轻的黄红兵说:“虽然一路走来,学到了一些技术,得到了一些荣誉,但那只能代表我的过去。面对未来,我还需要不断加油,更上一层楼,特别是要把手上的技能传承下来。”
“有何梦想?”我问。“以后,我想成为全国技术能手,成为谭勇焊接大师那样的人,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大师工作室,带出更多优秀人才!”黄红兵说,“今天4月,我去了一趟新疆库尔勒阿拉尔。几个‘00后’的小哥哥看到我在现场解决焊接难题后,非常羡慕,都想跟我学焊接。”
虽然年轻,但我能从他的眼神里感受到“危机感”。当得知公司智慧产业城项目启动后,黄红兵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开始自学数控编程以及实际操作方法,提前储备知识,跟上智能制造的步伐。
黄红兵说,在他的定义里,青春是飞扬的焊花,闪耀着、沸腾着,防护面罩下是他灼灼的目光。
我想起在央视播出的青年宣言片《后浪》。“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抬头看去,眼前的这个青涩青年令我心生敬意。我祝福他,奔涌吧,后浪!纪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