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化强则乡村强,文化兴则乡村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只有大力不断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强化各领域同步振兴,才能使乡村振兴步入协调发展轨道,进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文化具有教育功能,而且在引导与服务功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大力推动文化振兴,对于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养、夯实乡村文化基础,特别是通过丰富和完善乡村文化振兴载体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有产性。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当前,一些地方已经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乡村文化振兴当中,而且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的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除了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之外,也要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乡村文化振兴体系,丰富乡村文化振兴内容,发挥方方面面作用,合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向纵深开展,最大限度提升乡村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已经深刻认识到文化振兴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而且也在积极探索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一些地方乡村文化建设特色化和针对性较强,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各地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时,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之一。从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的良好文化基础。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乡村文化振兴,才能为乡村整体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此,各地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路径,特别是要丰富乡村文化内容,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例如:农村“诗词联文化”具有广泛性,将农村“诗词联文化”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当中,能够使其更具有传播性,“一年农事在春深,无限田家望岁心……”等“诗词联文化”为广大农村群众所熟悉,其导向作用十分强大,既能够体现农村文化,而且也能够通过有效的传承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容,促进乡村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众所周知,文化的教育功能十分强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除了打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以及农村文化特色之外,也要提高农村群众素质,加强文化引导,使农村群众能够学习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开展生产生活。通过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能够更有效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而在教育农村群众、引导农村群众、提升农村群众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例如: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特色体育文化不仅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而且还能够培养农村群众的体育意识。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培养新型农民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不仅能够体现乡村文化气息,而且也能够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能够培养农村群众良好的能力和素质。文化具有引导功能。因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如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传承,而且也能够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后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使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更大突破。例如:通过开展“正月十五猜灯谜”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也能够在“过中国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更能够引导农村群众加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当前,一些地方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三农”的各个领域,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建设,而且还积极打造具有乡村特色、区域特色“旅游文化”,使“文化+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品牌,既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也推动了农村产业转型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而且也能够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对此,各地应当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体系当中,对这项工作进行科学设计,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落实到位。各地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时,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出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传统文化传承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承举措,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指导与服务。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群众素质的重要举措,营造良好的传承环境,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进而不断取得良好成效。
做好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深度挖掘整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工作的综合性,同时也要拓展传承领域,促进融合创新,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传统文化“进乡村”“进农户”,强化传统文化在农村广大群众中“入脑入心”。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众多领域,各地应当找准突破口,广泛收集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将其融入到“三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而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例如:传统论中的“仁、义、礼、智、信”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引导功能,而且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将这些历史故事进行编辑处理,并与“三农”进行结合。要深度挖掘整合具有区域特色、乡村特点、文化物质的“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传统的“孝”文化在各地都有不同的体现,应当根据地方特色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并将其纳入到“乡德”建设体系,同时还要对现代“孝”文化进行传承,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对于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来说,需要大力构建完善的传播体系,并发挥农村群众自身的积极作用,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主体,这对于在农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对此,各地积极打造多元化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载体,通过形之有效、富有吸引力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能够进行广泛传播。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当中,深入开展具有针对性、特色化、吸引力的活动,如为了培养农村群众诚信意识,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并开展一些评比表彰活动,通过“诚信户”评比等推动诚信文化在农村有效推广。如为了培养农村居民和谐意识,可以大力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和文化”,并通过一系列形之有效的创建活动组织实施。
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基础性作用。对此,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建设、农民素质提升进行有效融合与互动,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多元化功能。对此,各地应当积极探索形之有效的融合互动模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三农”建设,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农村“声音”,切实加大对“三农”的宣传力度,赋予“三农”文化内涵,如在发展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对农业产业进行整体打造,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进而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互动,还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服务农村群众,如引导农村居民拍摄具有农村文化特色的“短视频”,并在“抖音”等平台进行传播,既有利于宣传和推动农村,也有利于培养农村群众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也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对此,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需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切实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动员各个渠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努力构建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从农村实际入手,县乡应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工作落实;村级组织应当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切实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如发挥大学生、技术人员等的作用,使他们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技艺“传承人”的作用,引导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传承工作,同时还要利用“学徒制”培养优秀民间艺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也需要大力推动城乡互动,如在实施“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应当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下乡”的重要内容。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各地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纳入乡村振兴特别是乡村文化振兴当中,既要深刻认识到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也要加强实践探索,借鉴相关经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向纵深开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着眼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把弘扬、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从有利于完善乡村文化振兴体系、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有利于营造乡村良好文化氛围、有利于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有利于”入手,采取更具有创新性的方法,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整体工作,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在此基础上优化和完善传承方式和传承模式,强化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培养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目标。
(作者:张文秀,系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