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对国家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国家的人民提供智力支持。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血脉,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繁荣,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传统文化可以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让思政教育变得妙趣横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让广大师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但是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如何融合还需要探索,本文针对此问题,探索了具体的融合路径。
关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民族智慧的汇聚,体现了特定民族的价值取向。透过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民族的个性特征。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启迪。
本文所研究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认为这些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稳固的传承,始终没有中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国传统文化虽然具有不一样的形式,但内在的文化基因是相同的,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其次,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可以从深度和广度这两个层面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文化相比,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是居于较高层面的,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传统文化的广度是宽阔的,涵盖多个层面。最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个性。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高校提升思政教学效果的重要动力
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们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在全球化时代,国外文化不断传入,给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影响。优秀的外国文化可以开拓学生们的眼界,拓展他们的思维,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但是腐朽落后的外国文化却会误导学生们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们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面对这样的局面,高校思政教育需要积极引入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对外来腐朽文化形成免疫力。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元素,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修养。所以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力依托
高校思政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会寻找对应的教学素材,借助于合适的教学素材,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进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传统文化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保证思政教学素材的多样化,让学生们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传统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互补性。物质层面的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直观、具象的文化形态,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些传统文化内容的特性,比如雕版印刷技艺、古建筑遗产等。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可以启迪学生们展开思想,让学生们徜徉在传统文化塑造的思想海洋中。这两个层面的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有力的依托,让高校思政教育得以更好的开展。
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彼此促进
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政教育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给当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有益的指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我们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时,可以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找寻灵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思想启迪。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同样如此。当高校思政教育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时,思政教师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当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课堂中时,传统文化会通过学生们的口耳相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
提高学生们的思想修养
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古人的思想认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就是在对古人进行对话,在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众多,提升学生们的思想修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可以丰富思政教学素材,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学生们对教学内容会更有兴趣,专注度也会更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会对学生们形成示范效应,学生们在思政教师的讲述中会感受到传统思想的魅力。在思政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会联想到自己日常的言行举止,对不恰当的行为进行反思。在持续进行的思政教育课程中,学生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进而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在以后面对困惑和挑战时,学生们也会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高校学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旺盛的精力,可以有效传播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师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的举动,已经成为了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行为。高校思政教师结合教学活动的需要,精心挑选合适的传统文化,把它们呈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们知晓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学生们在学习了传统文化内容后,会对传统文化进行二次传播,包括对家人、朋友的讲述。这些传播对象又会给自己身边的人展开传播活动,进而形成一种裂变式的传播实践,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得到了提升,它们的当代价值也得到了体现。随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的进一步的拓展,它的继承工作就得到了有效落实。
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结合传统文化内容的特点,在思政教育中加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教师们往往会使用相关政策文件,这些内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的。在思政教师的讲述中,学生们很容易走神,故而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思政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让思政教学增加许多趣味性,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比较接地气,比如剪纸艺术、雕刻技艺等。学生们在看到这些内容时,会有较高的好奇心,专注度会很高。另外,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很多思想认识和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把传统文化作为媒介,来开展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在思政课堂上的参与度,同时也会加深学生们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认同。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提高思政教师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促进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在选择传统文化内容时,会结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行。高校思政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深刻,就会有更强烈的意识来选择传统文化内容,所以要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他们有更强烈的自觉性来选择传统文化内容,并把它们作为教学素材。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具体来看,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传统文化讲座,让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做交流,给思政教师们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高校教师自身需要自觉阅读传统文化典籍,包括《诗经》《论语》《史记》等,对传统文化知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们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相关要求。
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可以有效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学生们可以更深刻的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更细致地了解传统文化内容的当代价值。在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后,学生们在思政专业课堂上,会更容易理解老师们使用的传统文化案例,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在传统文化课程中,教师们需要把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内容蕴含的思想与主流价值思想相一致。在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可以使用体现个人道德情操的文字来加强学生们的道德认知,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比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通过讲解这些语句的内涵,可以让学生们更期待思政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
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平台不仅是一种基础设施,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而存在,即平台思维。人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会把平台作为一种思维起点,接着进行相关思考。网络平台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提供在线开展的机会,高校思政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获取到丰富的传统文化素材,让思政教育活动更加精彩。我国传统文化种类繁多,高校思政教师在搜集传统文化素材时,不可能对任何传统文化产品都进行实地搜集,这就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来收集了。在网络平台上,思政教师可以搜集到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的传统文化内容,然后以合适的形式把它们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网络平台,学生们还可以对搜集到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品鉴,更深入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在培育学生们的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政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会大量使用政策文件,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课堂效果不好。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把传统文化素材引入高校思政教学中,可以为思政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思政教学变得妙趣横生。但是传统文化和高校思政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把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这一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引入路径,即:提高思政教师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传统文化课程、借助网络平台的力量。如何有效地把传统文化引入高校思政教育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不仅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丁慧琳系武汉城市学院城建学部,讲师、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