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我喜欢上海,这个城市里有一群人,读书,谈论文学,想想都觉温暖。我喜欢徜徉在思南读书会那座房子后面的树荫里,听房子里面传出来阅读的声音。有的人认为车水马龙的声音是上海,有的人认为市井叫卖声是上海,而读书声,它也是上海。”——孙甘露
孙甘露喜欢在思南公馆茂密的树荫下散步。这片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留了成片的花园洋房,思南读书会即在这里安家。拱形窗、卵石墙,流金岁月般的梦想之所,人文荟萃聚集之地,思南读书会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上海人的书房、市民周末生活的新选项。
有人这样评价孙甘露,他“创造”出了一个上海,因为如果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这位曾在文本上对城市进行重塑的先锋作家,在近十多年来,“将自己铭刻进了这座城市”。作为不少重要文化活动的发起人、总策划,上海因为他诞生了很多文化地标,比如思南读书会、朵云书院。
谈起思南读书会的成立,要追溯到上海书展。每年夏天,超过15万种图书在上海书展上亮相。飘散于浓密梧桐叶间的书香,早已成为许多人“喜欢上海的理由”。2011年,上海书展期间,又举办了上海国际文学周。“书展也好,国际文学周也好,就像城市里的一个闹钟,它会提醒这座城市的人去亲近书,去读书。”
2014年2月14日,思南读书会的成立,不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地标,还成为了一颗文化藤蔓的种子,将读书会这一文化方式,蔓延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也让读书这件事,真正地像孙甘露所期待的那样,“不分昼夜、不论时节”。随时来,随时走,随时聆听,随时阅读。这是思南读书会的阅读生态。
文学周举办了11年,思南读书会举办了7年,7万多名爱书人来到这里聆听和感悟;1000多位中外作家来到中国,走进上海,走入思南读书会为大家阅读和分享,其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名字:维·苏·奈保尔、莫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王安忆、金宇澄、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李欧梵、贾平凹……更有无数同样美好的读书会、读书人,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分享着书香的味道。而那个掩映在法国梧桐下、位于思南公馆内的思南文学之家,则成了全城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城市里有一群人,读书,谈论文学,想想都觉温暖。即便有读者不甚了解,他来凑书的热闹,凑文学的热闹,我觉得也是好的。”他说。
“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有这样一个画面。”孙甘露的眼睛里有光:“二三十年后的某一天,有一个中年人,啊——或许是个中老年了,他会说起,在青少年时期的某一天,他经过了复兴中路505号,他看到了里面有一群人在读书。这一天,改变了他的一生。” (文/王路)
孙甘露:作家,1959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思南读书会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