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伟大时代,年轻人都在努力奔跑,认真逐梦,希望对民族复兴做出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人如何将梦想与时代结合,在小我小家与家国情怀之间取舍?
其实,这个答案早就有了。一百年前,那群风华正茂,以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为己任的革命青年,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舍小我顾大我的人生抉择,对当代青年仍然具有强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著名烈士王如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为追求革命理想,他拒绝了三段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革命初心,留下了“革命不成功,不讨老婆”的铮铮誓言。
最近,由知名作家曾高飞,基层党政工作者王志武、贺重阳根据王如痴烈士生平事迹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生如夏花》被作家出版社列为“党建百年重点图书”正式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和各大网络平台公开发行。
《生如夏花》一书共计29万字,描述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一生。小说以王如痴烈士的性格成长和革命经历为主线,以他与三个志同道合的革命女青年陈香香、罗凤梅、胡兰英的感情纠葛为次线,艺术地再现了王如痴烈士夏花一样短暂绚烂的一生,真实地表现了在上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那一代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理想。小说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相当一部分史料是首次公开披露,既着重描述了王如痴的革命生涯,让读者在阅读中触摸到更加立体丰富的老一辈革命者的群体和个体形象,重温革命前辈的逐梦故事,感受革命前辈的家国情怀。全书语言生动形象,情节刻画细腻,人物的故事性、小说的可读性、史料的真实性有机结合,让读者在沉浸式阅读中铭记那代人,传承那种精神。
《生如夏花》一书的创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王如痴烈士的故乡祁东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烈士家属的热情帮助,湖南籍著名科学家刘大响院士为该书作序,湖南籍著名书法家廖争光为该书题写书名。鉴于烈士牺牲年代久远,资料不全等原因,王如痴是谁,很多年轻人都不甚了解,但历史不会忘记。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即方志敏烈士就义前戴着手铐与另外两位革命者的合影,那张合影,中间为方志敏,左边为“独臂将军”刘畴西,右边为“红政委”王如痴。三个人都是当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主要领导人,差不多同时被捕,同时就义。
王如痴为我国著名革命烈士、中国工农红军重要战将和高级指挥员,今湖南省祁东县太和堂镇人,1903年1月25日(农历)生,原名书铨,字濬欧,1926年参加北伐后改名王如痴,寓意对革命“如醉如痴”。王如痴历任红军教导大队教员、红五军第八大队党代表、红六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红三军第八师政治委员、红十三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三十一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红军第五分校教育长、皖赣独立师师长、红十军团十九师参谋长、师长等职。
王如痴受过良好教育,1925年毕业于湖南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今湖南大学)。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随后到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28年夏学成归来,被派往井冈山,两次参加保卫红色摇篮,反湘赣两省军阀对井冈山的“会剿”作战。1929年冬,王如痴奉命奔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参加四次反“围剿”。后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十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积极巩固和扩大闽浙赣根据地。期间,荣获中革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当选为第二届中华苏维埃执行委员。因受王明左倾路线排斥,被调任工农红军第五分校任教育长,后被派往皖赣边,担任皖赣独立师师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先后担任红十军团19师参谋长、师长,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1934年12月,谭家桥战斗失利,被困于怀玉山地区,因弹尽粮绝,于陇首不幸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英雄就义,年仅32岁。
三位作者都是王如痴烈士的家乡人,从小听着王如痴烈士的革命故事长大,他们一直想把王如痴烈士的生平创作成长篇小说,让更多人知道烈士追求,传承红色基因,传播正能量。曾高飞为著名财经作家和文学家,信奉“躺着思考,坐着写作,站着做人,跑着逐梦”,坚持“左手财经,右手文学,用作品说话”,共发表文学和财经作品6000多篇,出版文学作品《感情通缉令》、《红尘欲望》、《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流浪》、《挣扎的成长》等,财经作品《决胜话语权》、《产经风云》等十多种。王志武历任乡中学教师,乡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委正县级干部等。贺重阳1991年入伍,在中共祁东县委办公室工作,先后担任秘书组长、县委督查室副主任、纪检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史研究室主任、档案局长等职,现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长期以来对王如痴烈士的敬仰和为党建百年做贡献的时代使命感,促使三位作者走到一起,用时70余天,共同完成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为我国红色文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