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你应该听爸爸妈妈的话吗?”“你能偷东西吃吗?”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问题,在法国哲学家奥斯卡·柏尼菲的笔下化作启迪思维的钥匙。2025年4月,洛阳市青岛路小学的一堂特殊阅读课引发关注——师生以《儿童哲学智慧书·好和坏,是什么?》为媒,在辩论与提问中探寻道德本质。而这套已在中国畅销16年的经典童书,再次印证了“哲学始于追问”的教育真谛。
课堂中,孩子们从观察书中情境图画起步,逐步卷入“好与坏”的思辨旋涡。书中诸如“遵守规则一定是好的吗?”“帮助别人会让自己吃亏吗?”等开放式提问,经由教师引导转化为小组辩论赛的焦点。没有预设结论的讨论,反而激发出令人惊喜的思考:“听话或许是尊重,但盲从可能掩盖真相”“饥饿时偷食物是错,但分享食物的人是否更伟大?”——这些稚嫩却深刻的回应,恰是《儿童哲学智慧书》设计理念的生动注脚。
2009年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儿童哲学智慧书》已迭代推出12册,总销量突破300万册,持续占据儿童哲学读物榜单前列。其长销密码或许藏在新版设计中——除保留原汁原味的哲学诘问外,新增“思辨工具卡”“家庭讨论指南”等实用板块,让亲子共读成为思维碰撞的契机。正如一位教师所言:“这不是教孩子‘该想什么’,而是教会‘如何想’。”
2020年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后,该书更成为学校构建批判性思维课程的重要载体。在短视频充斥、快餐式阅读泛滥的当下,这套“慢思考”童书以其独特的价值坚守,为百万中国孩子种下理性思辨的种子。正如柏尼菲所倡导:“每个追问都是智慧的萌芽,而哲学,本就是童年应有的游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