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的重大部署和任务要求。高校青年作为肩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任的先锋力量,迫切需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实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定的文化安全和文化认同意识等方面的文化自信自强应对当前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涵养高校青年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定力、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高校青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为青年学生构筑了丰富的思想宝库和行为指南。在世界观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启迪青年以全局视角洞察万物之间的联系,敬畏自然法则、顺应天地之道,在生态保护等时代议题中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在人生观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激励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与家国命运相融,在支教、科研助农等实践中延展生命厚度;在价值观上,“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规范青年道德实践,面对网络诱惑及文化入侵,引导青年甄别良莠,锚定公序良俗与道德真义,以文化底气滋养精神、匡正方向,在文化传承中走向自信自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高校青年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内生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青年学生认识民族根源、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警惕青年个体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筑牢民族认同根基;经典古籍、传统非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成就,青年在文化溯源中得以汲取先辈智慧,体悟先辈创业艰辛。在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唤醒青年学生内心的文化自信自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高校青年文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质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传承赓续,更需要创新发展。从文化根源来看,诗词曲赋、传统工艺等蕴含的意象、技法与哲思,儒家的经世致用之道、道家的自由创想精神等皆是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能为青年提供多元的思维范式。在民俗实践领域,写春联、剪纸、编织等传统民俗,促使青年动手实操、传承技艺,更启发他们融合现代审美与需求,开发文创产品、策划民俗活动,让古老文化重焕活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于青年学生将来在社会各领域的工作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的有力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强化高校青年文化安全和文化认同意识,抵御不良文化的坚实壁垒。在文化安全层面,历经数千年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提炼出了“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与“家国一体”的深厚情怀,这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在面对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与文化霸权冲击时,能够显著提升青年的文化鉴别力与批判性思维,赋予他们敏锐的文化洞察力与自觉的文化防护意识,从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文化安全屏障。在文化认同层面,诗词瑰宝、古典建筑、国风汉服等传统文化,共同承载着丰富的民族记忆与文化符号。这些元素在引领青年面对“韩流”“日漫”等外来文化的不良异化解读时,能够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促使他们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展现出自信自强、坚定不移的文化姿态。
面对全球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与信息洪流的汹涌而来,如何搭建起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自信自强紧密相连的桥梁,从理论认知迈向现实作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纸面的记载、历史的回响转化为滋养心灵、筑牢自信自强的鲜活力量,便是我们接下来亟待深入剖析与践行的关键课题。
优化高校课程体系,筑牢青年文化自信自强之基。学校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域,在涵养青年文化自信自强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门课程。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增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戏剧”“茶艺品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课程,让学生全面深入地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另一方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鼓励各专业教师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例如,水利电力等理工科专业课程可介绍中国古代水利兴修的智慧和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启示;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借鉴传统艺术风格与技法进行创新设计等。通过直接的传统文化课程以及间接的传统文化渗透,让学生在不同课程感受传统文化的无处不在,增强文化自信自强与专业学习的有机结合。
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青年文化自信自强之径。当今社会高速发展,青年一代生于数字化时代,已然成为新媒体使用的活跃群体,挖掘新媒体平台的潜力,革新文化传播手段是有效涵养青年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之一。一方面,侧重于文化教育线上平台的系统化构建与深度优化,整合丰富多元的文化教育资源,运用前沿数字技术,构建集交互性、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知识传播生态系统。内容上,高校应建立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设置课程资源、文化知识普及、学术研究成果展示等板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形式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定期推送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以新颖有趣、深入浅出的形式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积极策划并组织开展一系列线上文化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传统文化活动,如线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飞花令”、书法虚拟展览等创新形式;还可以利用直播平台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技艺教学直播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进行线上授课和展示。构建起一个能为高校青年提供随时随地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广阔空间,激发他们的文化参与热情与创造力,唤醒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立足社会实践体验,砥砺青年文化自信自强之行。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将所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深化文化感悟的重要途径。第一,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和艺术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第二,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方式。举办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等传统习俗中,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第三,推进国际交流访学,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高校应主动寻求国外高校的合作,加强国际高校间的文明互鉴,开展寒暑假夏令营、国际文化艺术节等各类实践活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年对本土文化的自信自强,激励青年踊跃参与于课堂内外的学习实践,实现以知引行,以行促知的良性循环,真正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活” 起来,成为其文化自信与自强精神的鲜明标志。
推动文化产品创作,滋养青年文化自信自强之魂。优秀的文化产品创作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一,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形式。通过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创意和科技元素,打造符合青年审美和兴趣的文化产品。开发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动漫、游戏和文创产品,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以及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游戏、文创产品有机结合。第二,利用现代科技,提升文化产品体验。运用数字化技术,结合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现代科技手段,让文化产品“活起来”呈现新的表现形式和互动体验。第三,强化文化产品的教育功能,传递正面价值观。文化产品的创作应注重真善美、孝忠义等正确价值理念的体现,如影视作品可以讲述历史人物或当代楷模的励志故事,展现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激励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音乐和舞蹈作品中,融入积极向上的主题和励志的歌词,不仅能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还能传递正能量,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言放弃。
“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上提出的战略全局,是新征程上就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优化高校课程体系、打造新媒体平台、立足社会实践体验以及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等多方面举措,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青年成长,我们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成为青年成长道路上的强大精神支撑。
作者:
付博 南昌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讲师
焦晶 南昌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
唐玉娟 南昌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