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岭南客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新挑战与机遇。数字化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数字技术可更安全、长久地保存文化遗产,并扩大其传播与交流,增强大众参与意识,促进环保性保护。实践策略上,应利用数字技术打造虚拟博物馆,突破时空限制,使文化遗产为社会所共享。同时,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整体规划,构建大保护格局,推动岭南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社会效应。这不仅对地域性文化遗产保护有借鉴意义,也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对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助于增强公众对岭南客家文化的充分认识和尊重。这种理解与尊重不仅源于该文化遗产固有的历史与美学价值,也得益于其在现代社会中传播与应用的创新方式。首先,数字化推动了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传统传承方式如口传身授、实地考察等,在现代社会中存在诸多限制,而数字化技术如三维重建、虚拟现实等,能将文化遗产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加以保存,并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展示,使得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可轻松接触并了解岭南客家文化,拓宽了观众范围,也为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广阔空间,使其得以跨越时空限制,与公众实时对话。其次,数字化增强了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通过数字化展览和互动体验,观众能直观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乃至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更深入理解岭南客家文化,增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与尊重感。最后,数字化手段也激发了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数字化平台不只展示文化遗产,还可开展在线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鼓励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通过上传照片、分享故事等方式,积极参与文化记忆的保存与传承,不仅增加了对文化遗产的情感投入,也促进了文化自信的形成。可见,数字化为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注入了持续的生命力。
数字技术与文化保护的结合不仅推动了文化载体创新,也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岭南客家文化的独特价值得以在新的平台上展现,从而充分发挥了其经济潜力。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为岭南客家文化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利用这些技术,传统的客家艺术与手工艺可转化为在线销售商品,如应用岭南传统图案设计时尚服装和家居装饰品,或通过数字化手段复刻客家音乐和戏剧的现代版本。这不仅满足了现代市场的需求,也为艺术家和工匠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增强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化也极大促进了岭南客家文化在全球市场中的推广。借助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在线广告等数字营销工具,岭南客家文化得以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受众,不仅提高了其国际知名度,还吸引了更多文化旅游与国际合作机会。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客家村落虚拟游览体验,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跨越地理限制深入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化,从而推动了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如此,岭南客家文化的传承既保留了其传统韵味与深意,又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实现了保护传统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展现了数字化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与重要性。
开发数字档案库是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之一。团队应设立全面且系统的数字档案库,妥善保存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各个细节,以便学者、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及公众访问和利用。首先,全面搜集并整理现有客家文化资料,尤其是历史文献、艺术品、音乐、戏剧、传统服饰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这些是客家文化身份和传统的核心。在将这些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时,除物理扫描或录制外,还需对内容进行精细分类和标注,以便用户能根据研究主题、时间顺序或文化特征等需求轻松检索相关资料。其次,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应采用高标准技术保证信息的高质量保存。例如,对年代久远的文献和书籍,采用高分辨率扫描仪进行图像捕捉,以确保图像清晰度和长期可用性;对音频和视频资料,则需使用高质量录制设备保存原始声音和画面,并运用先进数字修复技术修复老旧或损坏录像,以保障其历史价值不会因技术问题遭受损失。再次,建立功能强大的在线访问系统。系统要提供基本的检索和浏览功能,并加入互动教学模块和在线研讨会等高级功能,使用户能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客家文化。最后,为确保文化传承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档案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需联系本地文化遗产专家、历史学者及客家社区,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文化的正宗性。在技术层面,也应与IT专家和数据库管理员合作,确保数据安全、系统稳定及用户界面友好。系统的数字档案库将有效保存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与知识,并为研究人员和公众提供便捷的访问方式,促进全球范围内对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探索。
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之二是设计互动式教育程序,以提高公众参与度,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针对互动式教育程序的打造,首先,应基于对岭南客家文化内容的深入研究与技术的综合应用。程序设计应包括语言、历史、艺术及日常生活等多个维度,以增加教育的全面性。例如,开发的教育游戏可设定在典型的客家村落,要求玩家通过完成各类任务—学习客家语言、探索节日习俗、制作地道食物等,来完成游戏进度,从而提升互动乐趣,使用户深刻体验客家文化的独有风情。其次,引导社区与学校的广泛参与。团队应与地方教育机构合作,将互动式教育程序纳入课程体系中,通过让学生从小熟悉并理解本土文化,培养其对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团队也要引导社区老年人参与,确保传授知识和信息的真实性与传统性,促进代际间的文化传承、加强社区认同感。通过网络平台的广泛推广,这些教育程序不仅能服务本地用户,也能吸引其他国家及地区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群体。在线课程、互动问答及虚拟社区的形式,让全球用户有机会深入了解并体验岭南客家文化,大幅拓宽了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
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岭南客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又一路径是利用社交媒体扩展文化活动的影响范围。社交媒体是连接人群、传播信息与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团队应策略性地运用这些平台,让岭南客家文化的独特元素被全球观众所知晓,进而提升其认知度与影响力。第一,利用社交媒体提升岭南客家文化活动的可见性与参与度。团队可在各大社交平台如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上,建立专门的账户或主题页面,并发布客家文化的故事、节日庆典、传统艺术与手工艺品等内容。信息可通过图文、视频、直播及互动话题等多种形式呈现,以多元表现形式吸引更多关注。第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对岭南客家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传播与教育。例如,通过YouTube或Bilibili发布一系列关于客家语言的教学视频,不仅要解说基本用法,还应展示其在客家歌曲、电影和日常对话中的实际应用;利用短视频形式介绍客家菜的烹饪技巧及其文化背景,让观众在享受视觉和味觉盛宴的同时,深入理解客家文化的饮食特色。第三,利用社交媒体组织和推广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团队可在客家传统节日举办线上庆祝活动,如制作客家粽子、展示客家服饰或开展客家歌曲演唱会的直播等,从而跨越地域界限让全球观众参与其中,共同感受客家节日氛围和文化魅力。第四,在运营策略上,团队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推广工具和广告系统进行精准推广。例如,通过Facebook的广告功能,向对中国文化或特定民族文化感兴趣的群体开展定向推广。同时,与全球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和旅游机构合作,通过其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叉推广,以拓展观众群。第五,利用社交媒体的数据分析功能实时监控内容表现和用户反馈,进而优化内容制作和发布策略。团队应定期分析用户对不同帖子的互动情况(如点赞、分享、评论等),以识别哪些主题或格式更受欢迎,并据此调整未来的内容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兴趣和需求。团队应系统地运用社交媒体的多功能性,有效传播岭南客家文化,激发全球公众对这一独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参与。
新时代数字化背景下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还表现为提供在线展览和虚拟旅游体验,提升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吸引力。第一,团队可依托先进数字化技术,如360度摄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构建虚拟的客家文化展览馆。在此模式下,公众能像在实体展馆一样自由浏览展品、阅读详细介绍、听取精彩讲解,甚至与展品互动。例如,通过VR技术,公众可“步入”一个精心复原的客家围屋,其中的家具、装饰及周遭环境均被还原为历史状态,可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第二,团队可将虚拟旅游体验延伸至岭南客家文化的地理空间,创建涵盖多个重要文化地标的虚拟地图。公众可自主选择探访客家博物馆、历史古镇或是传统节日活动现场等地点。同时,每一地点都配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包括历史背景介绍、文化意义解析,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展示,从而增加了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第三,为增强公众体验,团队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务。系统会根据公众兴趣和历史互动数据,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展品或文化地点,并根据不同年龄层和文化背景调整内容的展示深度和形式。例如,为儿童设计更倾向于图形化和游戏化的内容,让其在玩乐中学习客家文化;对于研究者,则提供深入的文献资料和学术讲座,以满足其学术需求。第四,团队应将在线展览和虚拟旅游体验与现实中的文化活动结合。例如,同步提供客家文化节等活动的虚拟版本,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公众也能参与其中,从而扩大活动影响力,也使更多人有机会深入体验并参与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
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本质上是具有鲜明地域性特色的中华文化如何应时顺势重塑生命活力的生动实践。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对岭南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普及,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当下,建立全面的数字档案库、设计互动式教育程序、运用社交媒体扩展文化影响力、实施在线展览和虚拟旅游体验等措施,将有效提高公众对岭南客家文化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同时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应继续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与新兴技术,探索更多既保留传统精髓又具备现代感的岭南客家文化传承模式。
作者:徐超,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揭晓,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吴天龙,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河源东源仙塘“源”记乡村文旅振兴服务队学生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