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迈进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文化本质是思想的对立统一,既体现中国哲学中的融通、包容,也折射百姓朴素的尚和精神,和能生财、万事和为贵。和美文化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基本关系的综合性文化理念,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领域,“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深入发掘和大力弘扬“和美”文化的多重当代价值,赋能乡村振兴。
一、和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多重价值
(一)和美文化蕴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思想。和美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生态文明的关键一招。加强和美文化教育,转变、革新乡村落后的自然观,引导农村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把经济发展限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和美文化以强大的引领力、感召力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和美文化强调人与人和平相处。和美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群体发展的理性规则,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举办雅俗共赏、载体多样的民俗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开展和美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农民思想素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自觉践行诚实友善的社会公德,弘扬和谐的家庭美德、追求健康向上的个人品德。和美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乡风文明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促进人际关系和睦相处。
(三)和美文化滋润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和美文化是支配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以和美文化为牵引,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加速推进,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农村自由流动。网络生活、康养保健、志愿服务、物流通讯、廉政建设等现代价值理念融入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农村的发展前景吸引企业家、农业专家、信丰绿色的市民等各方面人才汇聚到农村,进行投资、研学和开发,滋养农村全面发展。
(四)和美文化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美文化是治国安邦的统治哲学。在民族聚居的乡村,民族关系、民族矛盾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和发展。和而不同,彼此尊重的和美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关系良性互动的调和剂。现代美丽乡村必定是一个民族融洽携手发展的新农村,民族间遵循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安定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夯实村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幸福感。
二、正视乡村振兴的思想文化短板
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经济发展思想观念落后、和美思想缺失、乡村文化的衰落等构成乡村振兴的思想文化短板。
(一)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受制于文化素养不高、经济贫困的影响,农民普遍环保思想淡薄。部分村开展环保工作没有立足于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村庄建设无序化,挤占道路、私乱排污、任意搭建等现象时有发生,乡村建设无规划、不科学;农业种植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土壤污染严重,粮食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分类、集中处理,成为环境污染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迫切需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转变生态落后观念,才能建设环境优美、干净卫生的魅力乡村。
(二)经济发展思想观念落后
大部分农民经济发展思想落后,相关部门缺乏科学指导,农民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但经济效益不好,不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化严重;由于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发展较慢,生态农业建设滞后;农村当地资源、特色优势没有开发出来,造成投资意愿不足,农村留不住本地人、更吸引不了外地人,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趋势;一部分农民对乡村振兴有偏见,认为农村现代化会造成“开发过度”,这会牵制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三)农民和美思想观念缺失
农村淳朴的乡土社会在市场经济中也受到冲击,传统邻里关系瓦解,民间充满炫富心理、攀比思想;农民对乡村振兴响应积极性不高;教育缺失导致农民认识不到和美乡村是为农民而建,和美是农村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思想铸魂,提高和美思想观念;推动移风易俗,注重美育,建设和和美美,美美与共的乡土文化。
(四)乡村文化的衰落
我国悠久的农耕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以孝文化为核心传统文化和认知在乡村逐渐被淡化和遗忘。乡村文化正在衰落,有的乡村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亲情关系淡薄、不良风气盛行,社会安全感缺失;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逐渐解体,农村法治秩序尚未建立。乡村振兴要传承中华传统人文根脉,要弘扬创新乡村文化。
三、和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乡村振兴必须留得住乡亲、留住乡愁、留住人口,解决村庄空心化问题,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推动和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和美文化提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绿色农业。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农产品出路问题,农民也不再背井离乡打工,在农村中就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阻止乡村土地撂荒化。重视发展特色种植、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家庭养殖,发展农创文旅、农耕体验、休闲农业、乡村观光、康养基地等新业态新模式,使农民能就地就近增加收入,还能吸引城市人才和资源前来发展投资。
(二)和美文化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科学规划村庄基建、住房改建,结束乡村建设的无序化状态;加强乡村道路建设,聚焦水、电、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乡村生活更便利、更舒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参与度,让农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乡村建设,共同推进乡村的发展;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等,提高农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留住乡亲提供重要保障。
(三)保护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古村落。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传统古建筑是乡村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在尊重乡村习俗的基础上,对特色民居进行现代化改造,让传统古建筑在现代化改造中得到传承和利用,既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保留乡村传统民居的特色。保护传统古建筑是留住乡愁的重要手段,让农民在现代化生活中也能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归属感,补足乡村建设的经典性,不能让乡村成为记忆中的故土。
(四)和美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传承,讲好优秀乡村故事,增强村民对家乡情感认同和情感归属;发展文创产业,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VR、网络、自媒体等新媒体渠道分享和美乡村建设经验;摒弃陋习,开展多样的和美乡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帮助村民逐渐树立乡村美化、乡村和谐的意识和追求;发掘民族文化的魅力,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记住乡愁,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2023年5月起,贵州“村超”火爆全网,展现了乡村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贵州的山水和侗族的奇、苗族的艳、布依族的雅、水族的俏、彝族的火,共同融汇了贵州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交融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和协”文化,为贵州村文化的火爆创造了最适宜的摇篮。其次,“全民参与、纯粹贴近百姓且接地气也是火爆的原因。
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途径。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传承、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水平提高等多方面的推动,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乡村振兴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发掘、弘扬优秀农耕文明,通过和美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之地,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作者:张水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2023年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设课题(项目编号:JJSZKY-20231300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