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近些年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德译作品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译名作为译本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中国文学作品德译过程中,书名的翻译工作尤为重要,它不仅作为吸引读者眼球的中心,同时也是对全文作品内涵的凝练,对我国文学作品在德国的传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中国经典文学德译作品的译名展开研究势在必行。
一、译名的历史及变化
文学翻译在我国历史悠久,曾经历了上百年的外译中“自由翻译”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走向西方、走向世界。在20世纪初期,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学作品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所关注。中国文学作品也渐渐地翻译成德语,以供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国家的读者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外国读者也将中国文学作品称为“白话小说”,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条件。
译名是由外国语文翻译出来的名称。在进行中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部分译者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与喜好进行中国文学作品名的翻译,以期能够经过翻译使作品名更加接近原文。如果译者觉得译文无法有效地表达原文内涵,就会找寻相近的词语进行替换,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在不同的时期会受到多方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的译名。比如,《道德经》在1870-2022年间的德译本多达一百多个,其译名也呈现多种模式,既有音译的,也有意译的,也有音译加意译解释的。
二、德语出版物的书名翻译原则
德语出版物的书名翻译原则是指在德语出版物中书名的翻译应当遵循的规则,包括:(1)从语法角度而言,书名应与书中所使用的词汇相符合;(2)从修辞角度而言,书名应当通俗易懂,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3)从内容角度而言,书名应当做到准确、鲜明、有吸引力和有信息量。在此原则基础上,德语出版物的译者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书中内容进行适当增补或删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语出版物在进行翻译过程中也会不断制定新的翻译原则。中国文学作品在经过德译之后,大部分出版者都会对不同类型读者的喜好以及反馈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对出版的内容进行调整。但是实际上,现阶段德国出版物的翻译仍然比较重视原文内容,这其中包括词语和句型。
三、中国文学德译作品的译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的是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核心含义进行直接翻译,首先要明确掌握文学作品的内容与中心思想,再通过同意思的德语词汇进行转换。在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德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文学作品多样化的影响,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就要尽量使用直译法。虽然能进行翻译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意译、音译、套译等等,但是只有直译法最简洁明了,使读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作品大意。林语堂《吾国吾民》的英译标题(1935年)和德译标题(1936年)都是“我的国家和我的人民”;再比如,《道德经》的德语译名大多为音译:“老子道德经”,然后再加上一个副标题。沈从文《边城》于1984和1985年连续有了德译本,其标题相同,含义是“边境城市”。
对于中国文学作品来说,直译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特殊性,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工作人员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这样就会造成翻译中的一系列语法、句式错误。这也就意味着直译法在德译作品转换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同时如果不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进行翻译,而是盲目的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词汇转换,那么就有可能造成翻译内容与原文的含义不统一。比如,诸多译者对于《道德经》的理解不同,所以直译成德语的意思也有区别:卫礼贤1911年《道德经》德译本的副标题就是“老者关于意义和生命的书”,布拉石(Robert Brasch)1932年的副标题就是“关于正确道路和意义的书”。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将直译法与不同翻译方法相结合,根据中国文学作品的内容重新整理编排,科学合理的进行德译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多样化,在进行德译工作过程中还要结合不同类型读者的接受能力与阅读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德译工作的作用。
(二)意译法
根据近年来德译工作现状能够看出,在进行中国文学作品德译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方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译名不统一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就要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修改。在修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工作人员要从文学作品的含义出发。以不改变核心内容为基础原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对文本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明确文本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译名的选择上也要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为了有效达到这一目标,就可以运用意译法。
意译法经常被用于德国内部的文学作品翻译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可适应性。通过意译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加凸显出文学作品的核心含义,进而有效规避错误翻译、漏译、重译等现象,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完成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例如,在进行苏童的《碧奴》作品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碧奴》的来源,它是由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改编而成,《碧奴》的命名来源是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这对于德国读者来说就较难理解,读者不能根据译名展开联想和思考,因此,在进行翻译过程中就要找寻新的翻译方式帮助德国读者完成对《碧奴》的理解,采用直译结合意译的方法,就能够将其英译为“Binu and the Great Wall of China”,这样不仅保留了原文中的“碧奴”,同时也能够通过“the Great Wall of China”进行作品内涵的传播。相比之下,德译书名则为纯粹的意译:“Die Tränenfrau: Der Mythos von der treuen Meng”,将“碧奴”解释为“哭泣的女子”,并通过副标题说明该作品为关于忠诚的孟姓女子的传说,这种凝练作品内涵的译法对于外国读者更加友好,便于理解,也易于突破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翻译中的不可译的难题。
(三)改译法
改译法指的是将文学作品原文中的语言词汇转换为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模式,也就是通过翻译工作将文学作品原文中的语言词汇转换为译文,或是合理运用译文对文学作品原文中的语言词汇进行加工,以此达到符合不同读者审美的目标要求。例如,1951年德译本《杜十娘》的书名意为“妓女”,鲁迅《祝福》的三个德译本(2015、2017、2018年)都把书名微调成“新年祝福”。
但是在运用改译法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结合不同读者的实际情况与阅读喜好。例如,部分德国读者比较喜欢语言结构较为简单、通俗易懂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改译工作时,就要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复杂语句进行简单化处理,这样才能够方便读者理解主题含义。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也可以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作为改译工作的重要变量,比如林语堂《武则天传》1959年德译本的译名意为:“武夫人:一位非凡女王的生活”,通过这样的语言结构转换,不仅能够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接受范围,还能够使其逐渐锻炼对我国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理解能力,以此达到改译法的作用最大化。
(四)异化译名与归化译名
异化译名指的是将原文中的题目作为翻译中心,通过目的语的形式对其进行德译,在此背景下,原文中的语言文化特征就无法凸显出来,读者也无法根据译名直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沈从文《福生》1985年德译本的标题就是《Fusheng》,如果不读作品,很难明白标题的含义。沈从文《菜园》2008年德语本的名称是“玉家菜园”,本来常见语汇“菜园”前面加了德语没有的姓氏,反而增加了异域色彩。
归化译名指的是将读者作为中心,重点对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与理解能力进行深度剖析,将原文中的文化特点尽可能的展现在目的语中,通过这种翻译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接受原文,也能够使其更加容易的被读者掌握。鲁迅《呐喊》的德译本都根据德语语法加了表示行动的短语,变成了:期盼(读者)起来战斗的呐喊。而沈从文《边城》两个德译本的正标题虽然相同,但在体裁上表现了不同的理解,1984年德译本的副标题是惊奇小说(Novelle),而1985年德译本的副标题是寻常无奇的:小说。
虽然异化译名和归化译名在本质上都是翻译,但是两者在使用方式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异化译名可以更好地保留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但由于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异化译名可以更好地保留源语言和目的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但由于目的语读者和源语读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异化译名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化,就需要采用归化译名。在归化译名和异化译名之间,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即归化译名更多地考虑了译入语读者的接受习惯,而异化译名则更多地考虑了源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两者之间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这也是为什么异化译名在翻译的时候比较普遍。
另外,归化译名和异化译名都属于一种翻译方式,只不过两者在使用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归化译名更加注重对源语文化的保留,而异化译名则更加注重对源语言文化的再现。归化译名和异化译名之间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这也是为什么在翻译的时候需要采用归化译名的原因。在归化译名和异化译名之间,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即归化译名和异化译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归化译名更注重保留源语文化中的文化特征,而异化译名则更注重对源语言文化特征的再现。对于一个译名而言,在选择翻译方法时,需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翻译方法。
总之,中国经典文学德译作品的译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和翻译效果。译名既反映了译者的翻译动机,也是译者对读者的一种承诺,更是译者与读者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文章通过对中国经典文学德译作品译名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比如:译者翻译动机影响了译名的选择;译者对“文学”一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在翻译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译;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传达原作中的审美价值;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加强对中国经典文学德译作品译名的研究,要深入理解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认真对待中国经典文学德译作品译名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求更好地传递原作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信息。与此同时,译者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对汉语词汇和文化术语的准确把握能力、对原文信息的准确传达能力、对译文读者的准确定位能力以及对原作意蕴、风格、形式等方面进行再创造能力。
作者:张世胜,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教授。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德译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2019J01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