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如何做好培根铸魂工程,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是新时代教育的重点。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面向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这门公共必修课,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职业和社会,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身发展目标更科学、更实际,进而提升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融入教育内容,以教育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新时代引导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关键。
立德树人是高校根本任务,做好培根铸魂工程,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本科阶段思政课实践教学要达到2个学分,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不谋而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职业发展十分重要,把这样一门通识课与思政课充分融合,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人生目标、职业理想、澄清职业价值观,强化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对时代新人的塑造作用,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作用,潜移默化的培育时代新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仅让青少年学生有理想、有发展目标,而且要有超越个体目的、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要求的、与国家和民族需要相符合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
新时代是一个科技、教育、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成长提供的环境较为优越。作为承担重要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课程,要让大学生入脑入心,紧跟信息时代发展。近年来,郑州大学周荣方、复旦大学陈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等老师的思政课备受学生追捧,他们的思政课讲得入心入耳,有滋有味,既叫好又叫座。这使我们意识到,有趣、有料、有用、启迪和唤醒学生智慧的课程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生涯教育课程作为职业价值观引领的重要课程,和教育融入融合,发挥出1+1>2作用,必须在讲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的同时,还要发挥生涯教育课程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效应。
如何更好地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何更好把职业生涯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元素,充实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不仅具有新的时代特点,而且把国家社会发展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是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职业生涯态度、对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职业发展技能三个层面。其中职业生涯态度教育,就是通过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国家社会发展有客观认识和正确理解,使大学生人生发展方向符合时代要求,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中的“立”和“树”,既体现在专业知识教育,也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就是把“立”“树”在知识层面有机结合,在思想层面有机统一。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从生涯目标的确立、自我探索、职业探索、价值观澄清等角度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从思想筑基、道德铸魂、价值塑造等角度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学习、规划的过程。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包含自我认知中的自我分析、目标中的职业目标确定、能力中的职业道德培养以及规划中的规划制定与管理等,几乎每一个章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课程的生涯觉知与承诺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生涯管理的重要性,激发生涯管理的自主意识,完善世界观教育;课程的自我探索内容,通过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澄清,帮助学生对内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明确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关系,确立切合自己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课程的对外工作世界的探索内容,使学生了解外部的职业行业现状及专业发展趋势,结合优秀校友典型事迹、生涯人物访谈探索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融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进行传承创新教育;课程的决策与行动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决策的风格、决策平衡单的运用以及行动的具体原则,重世界观的引导和方法论的运用;课程的求职面试技巧内容,让同学们掌握求职的方法与渠道、打造金简历的方法与面试应对技巧,同时融入生涯管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从教育教学内容上,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是推进课程思政实践创新的理想载体。
在授课师资上相互支撑。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团队成员,有来自就业创业方面的指导教师,高校辅导员也承担着部分教学任务。以高校辅导员为例,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辅导员,在思政元素挖掘和课程思政建设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直接、联系最频繁、沟通最畅通的群体,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授课师资的主要力量,辅导员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中,辅导员通过发挥多种优势,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人”“指导者”“引路人”,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师。大部分辅导员具有咨询辅导类资质,具有丰富的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经验,熟悉学校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积累了大量的杰出的校友资源、个体咨询案例和统计数据,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做了很好的知识储备,能够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决定了他们能将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实践创新的理想之选。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教育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要从多方面着手。
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一要从政策制定层面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实现协同育人功能。二要强化协同育人功能。发挥师资互补优势,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教育师资力量是相互补充的。教师讲授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中强化教学内容,两者相得益彰。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对生涯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对本行业本领域的专业前沿、最新研究成果的涉猎,以及他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否将生涯理论结合专业,结合行业进行拓展,决定了他们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生涯教育。因此,发挥师资互补优势,力争做到:一是建立不同学科、专业、岗位人员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教师来源不同,课程建设就要建立一支来自不同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中,既要加大现有教学团队的专业理论培训力度,又要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二是多渠道全方位强化教育教学团队的教育素养。要有计划进行教育,树立其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提升课程育人能力。要加强教师个人修养和品行修炼,教师要立德修身,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三是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随着互联网与媒体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线上教学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也是备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教学团队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偏爱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多渠道高效学习、思维敏捷和实时互动等特点优化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优化课件、教案等教辅工具,善于使用线上教学平台、新媒体开展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更为直接、便捷且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亲和性和趣味性。
挖掘育人元素,突出协同育人实效。要挖掘育人元素,利用实践基地,突出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协同育人实际功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要通过课程教学团队系统深入地分析章节内容、集体研讨等方式,经过论证分析,形成规范的科学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和实施评价体系,重点从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大学生职业憧憬和职业理想不仅影响大学生如何度过大学阶段,对其一生的职业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人才能力的储存期、储备期,大学阶段受到的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职业教育,对其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如何把握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机遇、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重大成就讲清楚、讲透彻,并结合校友成果案例和专业特色,引导同学们在关注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福利待遇、兴趣、地域等务实性目标的同时,让大学生对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所认识,加深学生对国际发展战略、人才需求的了解,帮助大学生适应角色转换以及职业理想的选择与实现,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护航学生生涯成长。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要建立课内外教学环节的协同发展机制,在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上,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贯穿全程。一是课内教学坚持以思政元素为大学生思想引领赋能。生涯教育课程的关键是将挖掘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生涯教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接受生涯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润,感受到精神的洗礼与信仰洗涤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梦想信仰,这就需要在生涯教育内容建设和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把彰显本课程精神内核和价值引领的思政元素渗透到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目标的设计、课件教案等辅助材料的编写等各个方面,融入到课堂教学、研讨讨论、实践作业等各个环节,确保学生在接受生涯知识的过程,处处时时都能于细微之处感受到教育价值引领的力量。二是延伸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协同。高校除了深耕第一课堂外,要为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蕴含思政元素的课外生涯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生涯主题班会等活动,唤醒学生生涯发展意识,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职业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大力弘扬个人小我与祖国大我相融合,引导学生正确的规划未来,提升能力,增强自身修养,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勤奋学习,增长才干,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就更好的自己,建设更强的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作者:张颜梅,商丘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就业创业指导类)《基于智慧教学的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SJGLX1023];商丘师范学院2021年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