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学好英语不仅仅是学好了一门语言,而是掌握了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技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可避免的要与世界各国打交道,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对传播我国文化和经济上的对话和交流都有一定的帮助。
创新教学形式,实践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既然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传统的单向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依托网络技术和平台寻找新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产出导向法”理论,是由文秋芳教授提出,适用于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全新理论体系。该教学理论中有三大教学理念:“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本身实践性很强,这些理念本就倾向于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符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形式上,教师可根据每个单元的口语教学目标来录制微课视频,这样不仅可以生动形象的融入每个部分的口语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色彩和有声的语言画面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视频的结尾可以设计一些思考性问题,一方面可以深挖主题,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口语话题,对话题进行反思。比如在学习《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4》第一单元其中一个活动格陵兰时,对话中两位speaker讨论了格陵兰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以及为什么寸草不生的格陵兰名字和实际情况不符的原因。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可以利用书上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格陵兰的地理位置,只通过图片上所标注的格陵兰的地理位置,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格陵兰并没有绿色植物。通过听两遍对话,将对话内容听懂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一些关于格陵兰的知识,如格陵兰的气候特点,名字的由来等,并设置一些课后问题,比如说先启发学生,格陵兰没有绿色植物是因为它的气候环境,而我们如果不保护环境就会对动植物、大自然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从而进一步使得气候环境变差,出现极端的灾害性天气,从而使得人类受到反噬。引导学生制作微视频来列举保护环境的措施,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课后反思,回忆本单元所学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点。利用课前录制知识点的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先预习课上所要学习到的知识点,了解本节课所要讨论的话题,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要马上给出口语答案的压迫和紧张感,通过课后思考题,学生可以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取长补短,来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思考,有益于口语任务的产出。
革新教学观念,利用评价方式促进课上口语教学的教学效果。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电脑加投影、智慧教室等各种多媒体设施的加持,现在的教学形式无疑比过去更直观、生动。要在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中明确口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要重视口语。其次是重视网络技术与课后评价的结合。由于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像英语专业那样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如果想要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和进行有效的练习,必须要利用好课下的时间。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广泛使用的平台是学习通,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始之初,教师便在学习通上建立班级,这样教师便能方便的与学生进行课下的交流。除了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师生合作评价。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布置课前口语展示任务,教师在课堂开始前可以仔细观看学生提交的口语展示内容,能够有针对的对学生产出的内容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口头展示中语音、语调以及语法上的错误。这样的话,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的口头展示做出综合性评价,包括他的语音、语调、表演形态。每进行一次口头展示,就对学生的口头展示进行评价,多次重复之后,学生便可根据每次的样本,做出小组内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经过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能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在产出任务中的不足,在下次产出时就能避免错误,口语能力得到提升。
改进评价模式,评价主体的互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过去的大学英语课堂一直是以教师主导和教师主讲。师生合作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课前布置产出任务,学生在准备产出任务的过程中,为了在同学和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评价反馈和赞扬,使得学生一定会认真准备每一次口语产出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有时也可以采取小组PK的方式,这样的话,小组的竞争意识更强,每个人争当参与者,可以正面促进每个组员的表现,口语展示不再是某个或者某些学习能力较强、口语水平较好的个人平台,整体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把部分打分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会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会变得更加紧密。在此过程中,学生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全新的转变,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被评价者逐渐转变成为评价者和设计者角色。
改进测试方法,利用网络平台改进对大学英语口语的评价方式。过去的大学英语口语的测试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对学生一个个进行面测,或者是像大学英语口语四级考试一样,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线上测试。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口语的测试也可以改变传统的测试方式,对于学生口语的测试可以线上线下混合指导,巩固并提高学生口语学习的成果。过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一般倾向于提问那些比较积极活跃或者是平时口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在课堂上不那么善于表现自己或者是口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这样的话,口语的评价和测试总是一个班上的几个学生,无法覆盖所有学生。大学英语的教学班本来就人数众多,班上其它学生得不到口语上的测评,也就无法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长此以往,必然达不到大学英语需要注重应用的教学目标。教师需改进测试的方法,使得口语测评可以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各大城市建筑为主题的单元里,课前和课上分别介绍了几个比较出名的城市地标性建筑物,例如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型建筑、新加坡的双子塔等,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解了这些建筑的来由、修建年份、作用等。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本单元知识点,可以提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愿意以后在哪个城市定居?为什么?或者是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旅行经历,这些口语方面的测评需要查阅一定的资料或者图片,因此更适合布置为课后任务,鼓励学生录制音频或者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教师。教师可根据一个班的整体情况,选出几个代表性的样本,对样本进行详细批改,着重评价其口语发音、语法、表达和语用失误等各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样课堂上的评价,可以使大部分学生明白共性的问题,引起注意,避免下次犯相同的错误,以评促学。同时,教师也应仔细听学生发送的音频和视频,对各产出任务进行个性化点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他们发送到班级群或者使英语学习小组群,接受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可采用基于产出导向法中的师生合作评价模式,以问题以及产出任务作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改进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诚然,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师生合作评价模式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完善,以期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作者:姜望,武汉东湖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武汉东湖学院2022年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22dhsk0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