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美育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情感教育,也叫美德教育。它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感知能力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都获得全面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认识美、制造美和热爱美的高综合素质青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设一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所不可或缺的,这不但可以让大学里的美育变得更为多元化,而且还可以让大学里的美育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累。为此,国家已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提出了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美育结合起来的意见,以期为大学在新时代更好地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支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美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对于充实大学美育资源,服务于国家育人战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要充分发掘和运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育内涵,将之转化为良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践行立德树人目标,助力国家战略发展。美育既是一种美德教育,又是一种情操教育、是一种心灵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在当代大学实施“立德树人”的目标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美育相结合,是实现大学美育的根本任务,促进“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革,单纯追求人才知识技能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的社会更需要既具有专业能力又具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以助力国家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等战略任务,进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全能型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中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社会发展理念、爱国主义精神、人类智慧和社会责任等精神内涵,对于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精神风貌,坚定学生理想信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立德树人实践的最佳教学材料。
提升学生美学素养,涵养学生正向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现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开放和包容精神的社会,不同的思想倾向互相融合,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大学的美育课程中,把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他们积极的价值观。
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使命担当。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时代,网络已深入到人类的各个领域,而人类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大多来源于网络。把中华传统文化纳入到学校审美活动中,就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帮助他们建立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高校美育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既能够丰富美育教育的内容,对其传承和创新也有帮助。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审美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大学审美教学的人文素养。优良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精髓,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中国古代书法、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形态就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特殊的艺术韵味。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美育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它的魅力,探索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其次,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有活力的、有生命力的、有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大学美育中,拓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可以使大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同时,不断地对其进行革新,为其创造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最后,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其深厚的底蕴,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占有重要地位。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入到大学的审美教学中,能使大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它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与艺术价值,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
在大学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活动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文化素质。美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美育中,可以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发展,进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的喜爱。
加强文化认同感。美育培养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在美育的熏陶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和价值,进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文化创新。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能够让他们对文化的创意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进而让他们能够更主动地去参加到文化的创意创作中去。
促进文化交流。美育能使人认识到世界上各民族的异同,促进民族与民族的交流与互鉴。在美育中,学生可以对不同文化的历史根源和继承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进而可以更积极地参加到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的观念,其思想内涵是深厚的,同时也是大学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课程是实现大学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它肩负着全面培养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各个大学与自身的教育实践相联系,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教育实践中。这也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找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联系,在教学的时候,要融入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同时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审美观念,把审美的价值摆在第一位。例如: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计划》这一课程中,老师就可以本着“以美为本”的思想去指导学生。让同学们讨论他们对美的感受,让同学们分享美的照片和美的歌曲,让同学们把事业和美联系起来,发现自己的真实生活目的,并且融入“爱自己的工作”的思想,让同学们了解、做好事业的计划,对人生的帮助更大。此外,老师们还可以本着“以美的创意”的思想,以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创新创业活动。唯有如此,才能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到传统文化,与我们国家的历史产生共鸣,发挥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教育实践。美源于生命,这就是马克思美育的根本原则。这不但立足于生命,而且从生命的历练中吸取营养。在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举办与之有关的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例如:在学校中,可以率先开展阅读共享等相关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国粹的阅读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学、民俗中所蕴含的独特之美,从而构建自己的心灵家园。而且。老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演奏一些民族音乐,组织一些有关的舞会,吸引同学们参加;此外,还可以开展“京剧”“走进校园”等有关活动,使同学们参加“京剧”的“画脸”,并学会“唱功”。这既可以提高同学们的美学素养,又可以很好地继承中华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在开展此类活动时,应充分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坚持以同学为中心,使同学们更乐于参加。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同学们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同学们对美的渴望。
走出去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户外的研学活动,给他们提供一个在教室之外的美育环境,让他们走出校园,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们游览古老的传统文化,还有一些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古老建筑,并给孩子们解释它们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另外,在本地区的特殊文化背景下,可以组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协会。激励同学们继承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用它们来创作符合新时代的故事,创作出符合新时期的优秀美术作品,从而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增强同学们在大学美育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大学美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和丰富的学术意蕴,因此,它有助于大学美育更好地为大学生所接受,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到美,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情和认识经验。唯有如此,才能使同学们的视角更加立体,更加全面,才能在缤纷的文明中不断前行,在鲜活多样的故事中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他们会为中华的复兴而努力,会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作者:陈静,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