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进赣南体验客家建筑古朴风情
首页> 专题频道> 读书专题 > 正文

走进赣南体验客家建筑古朴风情

来源:光明网2023-09-12 10:24

  赣南世称“客家摇篮”“客家原乡”。一走进赣南,就能感受到千姿百态的客家建筑造型带来的视觉冲击。初秋的清晨天气微凉,与友人结伴来到赣州章贡区的五龙客家风情园,园前就是一个大面积的广场,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四柱三门重檐牌楼式门楼,门楣上红色颜料书写着“五龙客家风情园”几个大字,两侧则是镶刻着双龙戏珠壁画,是客家风情园的第一道风景线。

  进入园区,首先进入眼前是金龙漱玉瀑布,转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竹林,就到了龙凤桥,桥上悬挂着一排排喜庆的红灯笼,想必夜晚点灯时也是一道醒目的景色。园区景色极佳,处处是山水,处处有风景,让人流连忘返,忘却城市喧嚣。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客家情广场的景色,古老的灌溉水车、身穿客家服饰的姑娘、塑着欲挣脱铁链腾飞的五龙丼,有趣的客家民俗,无不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沿着五龙湖继续向东走,便来到了龙庆围,听园区工作人员介绍,龙庆围照1:1比例仿江西龙南关西新围兴建,整体结构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形制如同一个巨大的回字,建筑的核心在于其中的“口”中,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基础上扩建为“三进六开”,形成了“九井十八厅”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从大门进入,依次走过“下厅”“中厅”“上厅”,“三进”层层递进。而以正厅为中轴线,左右院落均衡延伸,房屋、门窗对称,呈现出一种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赣南极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从龙庆围出来,听说前面还有龙居围、龙汇围、龙安围,分别是1:1仿制的广东梅州棣华居、江西龙南杨村燕翼围、福建客家永定振成楼。

  这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身处其中虽然能从细节上感受客家建筑的风情,但我在想从高处俯瞰龙庆围、龙居围、龙汇围、龙安围,那该是如何震撼的景色。于是,与友人商定先爬上长寿坡,这是一个角度较大的斜坡,其阶梯设置也颇有趣味,有青、红两色,青色代表男性,红色代表女性,阶梯宽三米三,且有一百九十九级,寓意九九长寿之意,阶梯两侧有福、禄、寿”造型的绿化带。费了一番力气爬上长寿坡,见到了顶上竖立的老子像,在这里看到道家学派人物,也并不稀奇。客家人信仰是多神崇祀,所以可以看到园区相关景点儒、佛、道文化都有体现。在坡顶远远可以看到更高处雄伟古朴的龙腾阁,也是五龙客家风情园的制高点。去往龙腾阁要走过长长的一段客家文化生态山道,慢慢品味山间客家文化,也颇有意趣。来到龙腾阁,其形态仿佛一条龙腾飞于世,阁高36.9米,共有五层。阁内漆壁釉瓦、雕梁画栋,气度不凡。龙腾阁第一层是客家民俗展览馆,陈列展示的是客家人迁徙历史,以及一些实物资料,还有特色竹艺根雕、奇石书廊,让人能够近距离观赏客家文化的艺术气息。沿着龙腾阁内扶梯可以上到各个楼层,终于登上了龙腾阁在最高层。向远处眺望,整个风情园的景色尽收眼底,视野极为开阔,颇能感受杜少陵“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从高处望去,回字形的龙庆围、外圆内方的龙居围、正四面体碉堡式的龙汇围、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龙安围,皆引入眼中,让人太过震撼,以至于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这次游玩,让我对赣南客家建筑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乃以于回家之后仍是颇觉不够。五龙客家风情园仿制的客家建筑,都让人如此流连忘返,那经受雨打风霜,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型建筑,该是何等风情。

  客家人与客家建筑

  提到赣南客家建筑,难免要从“客家人”说起。“客家人”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迁徙史,以至于有人说客家人是“移民”族系。客家人虽然历经无数次迁徙,但大规模的迁徙大致有五次。

  客家人在大迁徙中,客家民系逐渐形成,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形成了灿烂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建筑也与客家文化高度融合,其风格和民俗交相辉映,建筑技术功能高度完善,表现出强烈的审美艺术价值。

  府第式民居传统客家建筑经典之作

  府第式民居是客家围楼建筑的一种经典类型,其特色在于拓展性组合,是赣南民居的主流形式。简单来说,府第式民居就是由一个个的“厅”、一间间的“房”组合,构成组合式厅屋。实质上,赣南客家府第式民居与古代中原庭院式民居形式上有一些类似,这与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经历有关,并与当地文化结合发生演变。其中以江西赣南关西新围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功能齐全,是“九井十八厅”的典型代表作。关西新围依山傍水而建,长宽均为88米,呈正方形,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俯瞰关西新围,其整体结构呈“国字”形字。关西新围以廊、墙、甬道联通或屏隔,少奢华装饰,朴素实用。但其建筑工艺十分精美,保留了大量木雕石刻,大门框上八卦中乾、坤两卦的圆柱形石雕。厅堂偏院以及厢房都镶嵌有许多龙、虎、麒麟、凤凰等动物木雕。关西新围建筑材料多是就地取材,墙脚以块石垒砌而成,外墙为夯土墙或泥砖,里面掺进纸浆、黄糖、稻秆、糯米汁等,增强其牵引力。屋架门窗以木材为主,遮风挡雨,而且散热快,冬暖夏凉。也彰显了客家文化中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而且关西新围集住宅、祠堂、城堡、书院于一体,围屋墙体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四角建有炮楼4座,墙上有许多炮孔和梅花枪眼,整个防御系统极为严密。关西新围既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处,碰到战乱时期又可以做据守的城池,集建筑美学、实用学之大成,是“东方的古罗马城堡”。

  赣南客家建筑围屋形式也十分经典,但与府第式民居有一些差异,外观特征在于围屋外墙是防卫式的称重围墙。因是四面围起来的房屋,当地人也称为围子。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龙源坝镇雅溪村雅凤村小组的“雅溪围屋群”就是其特色围屋,因外观别致秀美而闻名,甚至被人戏称为“小家碧玉”和“古代别墅”。雅溪围屋群主要是土围“福星围”和石围“雅凤围”,两个围屋之间间距只有100米,石围建造者陈先学是土围建造者陈受颖的儿子。不管是土围,还是石围,围屋内外看点都不少。

  福星围的建筑材料取之于土坯砖砌,形状呈长方形“口”字,一共三层,每层17间房。福星围屋四周有四个炮角,沿着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环廊、天井、环廊、厅堂,其中天井比例瘦高,二层以上均有内环廊,设计紧凑,别具一格。一跨入土围,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客家遗风,脚踩在光滑的鹅卵石和青灰石板,抚摸着砖墙黛瓦,仿佛那个战火烽烟、盗贼四起、动荡不安年代里,客家先辈们聚族而居、友爱互助、共同御敌,谱写一幕幕的传奇故事。

  雅凤围建成时间要晚于福星围,石围外墙由鹅卵石和三合土建造。石围是“回”字形构造,为长宽约20米的正方形建筑。雅凤围的整体面积虽然不大,但构造巧妙,典雅精致。石围天际线中间如一字平伸着展开,两端如鸟之羽翅翘指云端,屋后的凤凰山终年浓荫。围屋内各处木雕、石雕十分精妙,有梅、兰、桃、竹,有喜鹊、蝙蝠、石狮、石猴,无不细雕细琢、栩栩如生。向每一个到访者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故事。

  歇山式民居别具风格

  歇山式民居主要分布于赣南遂川一带,区别于上述两种类型,采用歇山顶作为屋面。赣南客家建筑中也有少量歇山式民居,是“四扇三间”为基础的多单元房间组合。歇山式民居与府第式民居有一些联系,但更多地吸收了赣南本地天井式民居建筑元素。但也与府第式民居不同,歇山式民居是横向的连接,以正中心厅堂为中轴线,左右延伸,但其体量不能超过中心厅堂。赣南其他客家不重视屋顶的艺术不同,歇山式民居屋顶组合更富有变化,以中心厅堂为中轴,将屋顶分为不同标高,进行不同搭配,形成高低有致、起伏多姿的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特色客家建筑文化印象。赣州黄发富宅就是一个标准的客家歇山式民居,正轴线上主体为前堂、正堂和两厢格局,左右厢房敞开,成为过厅,主体与两侧单元中间以天井为过渡。黄发富宅虽然外部立面追求对称,但其内部平面布置不求严谨,只是按需要横向连接起来。天井四个界面的门窗装饰,是内装修的重点,门窗几乎都做成精细和伴以雕刻的福扇和槛窗。正堂的藻井当地称为棋盘顶或者天花斗。在轩廊的顶部和棋盘顶内的彩画十分精致,用笔用色等极为考究,艺术和审美价值极高。

  走进赣南感受建筑古朴风情

  综合来看,我们发现赣南客家建筑以防卫性为主要特征。为此,客家人在民居建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采用了中原高超建筑技艺,并结合赣南当地多丘陵的地势,加上抵御外敌的防卫功能,建成了生活功能齐全,形成别具风格的建筑艺术风格。尤其是赣南客家建筑将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传统风水理念为前提,强调 “人”“建筑”“自然”的相互协调,讲究空间圆满和对称。一是建筑材料多就地取用。不管哪种类型民居,赣南客家建筑多取材于当地,以土、石、木为主要材料,建筑与当地环境相得益彰。二是建筑美感和实用性兼具。赣南属于山区,日照不足,雨水充沛,高温潮湿,且多洪涝、山崩等自然灾害。为应对这些情况,客家人的建筑形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屋顶上设计了开窗、孔洞和井道等通风降温设施,“U”字形或“口”字形的结构设计还应保证光照,充分适应了当地环境,还具有独特的建筑美感。三是选址与布局重视风水。客家人笃信风水,建筑建造当然也要先看风水,对自然山水的形态十分重视,民居大多坐北朝南,视野开阔,靠山临水,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水曲则有情”的说法。

  赣南客家建筑形态多样,造型优美,展现了客家人的生活理念、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审美意识,是世界上最为璀璨的民居建筑奇迹之一。而且赣南客家建筑也是客家人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至江西赣南,抵御当地土匪与外来侵略者的历史。赣南客家建筑凝聚着客家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不仅展示了客家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也让人深刻感受到客家人的勇敢、奋斗、团结精神。

  走进赣南客家建筑,你能够从斑驳的外墙和遗迹中聆听客家人故事,感受独特的客家文化魅力,是一堂生动而丰富的“行走的思政课”。

  作者:周建军,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闭幕

  • 进博会招商路演走进天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