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高职学生的人数庞大,且生源多样化的特点也给高职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制定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创新管理路径,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基于学生的多样化特点,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管理路径和思路,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旨在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高职学生也已成为社会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高职学生的管理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以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在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这给高职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管理,制定适合生源多样化的创新管理路径,成为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高职学生管理,才能更好地培养高品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管理,采取针对性策略,以此来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管理水平。
更新教育观念,体现管理的人文性特点。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职业发展为基准,构建和谐友好的学生管理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一是重视学生的基本需求,将学生作为根本,关注学生心理层面的发展。受成长环境、经济差异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对此,管理者应结合生源多样化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干预。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职院校管理者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应主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习惯和个性化需求,求同存异,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空间。三是注重高职学生的生理需求。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年龄在18岁左右,在年龄层面已成年,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应综合考虑生源多样化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理解他们的想法,通过合理交流,让学生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打造精细化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打造精细化管理模式,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将原本严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生为本的服务体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挖掘学生潜能。首先,摆正位置,深化认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形象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学生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要积极将学生的管理工作渗透于教学、服务等多个层面。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积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将教育管理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次,确定目标,明确认识。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以“德”为先。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通过思想政治课堂、党课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理解当前政策,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自身发展的重要准则。要准确认识高职院校的特点是职业化教育,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日后就业、创业起到决定性作用。作为管理人员,面对生源比较复杂的情况,应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接触社会,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将高尚的道德素质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最后,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认识大数据技术对高职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整合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学生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发展,应摒弃传统的职能分工思想,学生处、就业处、招生处和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应相互交流,确保各部门之间形成完善的体系,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发展。例如学校管理部门进行工作时,利用互联网实现各个部门的相互沟通,以学生管理工作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层次性的管理方案,实现学生在信息化管理氛围中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积极反馈信息,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能优化学生的自身行为,按照可遵循的行为准则,对生源多样化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制度能让各项规则流程更为细化,清楚划分相关人员的基本职责。各级学生管理人员应对自身职责具有清晰的认知。一方面,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反馈,这是学校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职责。以生为本工作的落实需要制定系统性、全方位的方案,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让管理人员灵活处理各项事务。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来说,需要学生积极反馈学生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况,进而对学校的发展做出科学安排,以便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合理监督。对此,管理者应做好学生信息的编辑、汇总和分析工作,不断完善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例如明确认识不同管理层级的基本职责,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利用PDCA管理模式,形成检查、反馈到融合的管理闭环模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然,学校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生源多样化的特点,综合分析社会诸多因素,主动传承和创新现有的管理制度,对不合理之处进行革新和完善,弥补传统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及客观性。
开展有效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应结合当下的发展趋势,强化自身的素质训练。学校应为管理者提供自主锻炼、学习考察的机会,学习先进理念和管理方式,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此外,高职教师要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培训活动,与时俱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重视自身沟通能力的发展,对于不同生源的学生,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和交流手段,切实提高管理效果。例如某高校组织的“高职院校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线上培训,其目的是做好学生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认识生源多样化的特点,首先要“入心”,加强思政引领,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作为辅导员,要主动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掌握思想政治工作“新话语”,通过积极构建第二课堂这一载体,建设党团组织等方式引领思政教育。其次要“同心”,基于管理融合意识,打造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做好常规性和特色化的工作。最后要“暖心”,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心理教育。培训活动中应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通过大量案例论述,掌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点,提升育人效果,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从“三心”的角度分析,应加强对管理队伍的思政引导,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培训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工作实践。
随着现代化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生源多样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具有更为复杂多变的特点,对于高职学校来说,必须应对变化的挑战,制定高效、富有创意的管理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要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要倡导全员育人理念,注重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创新措施尚需进一步探讨和实践,但从本质上来讲,它们都是着眼于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希望本文能够给高职学校的管理者带来启示和启发,引导高职学生走向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道路。(作者:辛爽,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