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民族的魂。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青年学生的精神食粮。高职院校是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并修人才的主要阵地,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铸牢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高尚的道德情怀,争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勇担时代重任,进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先进思想文化和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厚重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底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科学性、历史性、群众性、民族性、先进性等特点。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力量,必须抓牢青年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让传统文化思想代代相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组成基础。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教学,可以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文化素材,对于高职教育、学生成长和文化传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文化、思想和知识的凝结,见证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有利于传承和繁荣优秀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本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展现了“民本思想”,展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华。高职院校拥有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现代大学生的新历史使命包括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传播者,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渗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同,进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创新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国际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为高职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落实的效果与预期还存在差距。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正是当前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精神,推动学校教学管理由“硬性管理”到“柔性管理”转变,帮助学生学习和吸收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让传统文化基因在学生心中扎根,从而推动高职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思想活跃,敢想敢做,认知意识、理想信念处于发展成长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感染,从而增强学生分辨是非、认清事实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积极向上、艰苦奋斗的思想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大学生争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发大学生向前辈学习实干、奉献的精神,将奋斗精神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热爱劳动,勇于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将伟大的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提高自己综合素养。优秀传统文化对大生学的智力、德育和美感教育功不可磨,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他们的思想、交流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在悄然发生变化。而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课堂学习、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和网络平台四个方面,寻求多角度、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合路径,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底蕴,有效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升高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高职教育教学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让“课上课下”学起来,促使学生在真学真通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知识点的设置,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纳入相关教学体系,专门设置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专题,必要时候开设相关的选修课。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在阐述人生价值以及理想信念和中国精神的知识点时,可以穿插一些传统历史文化的典型案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在鲜活的案例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增强教学的“场景感”和“体验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挥课堂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课前布置小组作业,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制作相应的教学内容,收集视频以及案例材料进行课上展示,让教师从“主演”变“导演”,促使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在寓教于乐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堂中“活”起来。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让“课内课外”亮起来,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大学校园既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管理的主要阵地。“五育并举”政策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形式,学生每天置身于良好的校园氛围中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为此,学校要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规范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的活动方式,积极策划一些接地气、有亮点、有新意、吸引人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优秀传统文化征文、演讲、朗诵、诗歌比赛等,在学校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强化环境育人效果。要创新校园文化的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上墙。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文化长廊打造“优秀传统文化墙”“传统文化风景线”,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时时可学、处处可见,让学生在“乐于参与、欣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引导青年学生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传播传统文化能量、传递传统文化声音。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学实践活动,让“校内校外”动起来,促使学生在活学活用中感受实践育人的魅力。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经受实践的考验,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以史育人的教学任务,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对于学生而言,高校可以科学安排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周,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去传统文化基地参观学习,让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传统文化基因从书本走到学生心中,促使学生亲身实地体悟传统文化精神。高职教师、辅导员等人员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学生实地参观、面对面访谈、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去走进基层,用双耳倾听过去的历史岁月,用双手触摸感受时代带来的变化,在亲身体验中触动学生心灵,感受传统文化的洗礼。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魅力,在同学们的互助友爱中提升自己优势,实现自身价值。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网络平台,让“线上线下”连起来,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校教育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创教育教学新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育人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全新阵地,高职院校要利用并整合网络资源,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育人新平台。一方面,建立网络新媒体矩阵,打造网络育人“中央厨房”。利用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育人资源,把传统文化育人内容制作有新意、有亮点的微视频、图片、语音等特色网络文化产品,以学生喜闻见乐的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眼、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丰富网络内容,扩大宣传,抢占网络育人新高地。网络媒体是拓宽信息资源的主渠道,要把传统文化育人的成果和相关精品项目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展出,增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引导学生情感共鸣,积极引导大学生做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文化载道,以文育人。通过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教学,建立实践化、立体化、全面化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激励功能,促使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奋斗精神,让传统文化基因流淌在大学生的血脉中,活跃在大学生生动实践中,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静,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四史”学习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四创四融”路径探析》[编号:GXDJ2022B53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