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资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与智慧化发展高度流行,让高校开展校友工作有了新的途径。推进大学校友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有效开展校友宣传工作、校友交流工作和具体的相关工作。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高校校友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从一些著名国际大学发展过程和经历可以看出,在其发展过程中,校友的资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影响,他们不但可以向学校的发展捐助经费,还可以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建议。随着信息化的逐步发展,高校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在校友工作中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校友之间的联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速大学校友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是中国大学开展校友工作的必然方向。
大学校友对于学校而言是一群杰出的、活跃的、富有活力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资本,同时也是一所大学重要的成就和资产。许多高等院校都把校友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借助校友群体的优势,可以更好地将学校的讯息传达给公众,也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发展状况,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持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校友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人力资本,高校应当重视、开发校友优势,有效地推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的同时,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
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校友会工作互联网发展进程。从工作生活需求、现实物质条件和实际运用技术等角度而言,校友群体会较多地接触互联网。所以,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通道,加强自身的推广,并借助互联网平台,与校友进行交流和接触、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比如,在“前网络”时代,大学的校庆活动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或信件的形式来告知校友,这种情况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不仅如此,校庆的内容只有亲自参加过的校友才能获得体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校庆活动可以用互联网的形式来告知绝大多数的校友,还可以在线举办校庆的各种活动,比如:校友接力为母校送上祝福、拍摄的校庆宣传片可以在网上进行宣传等,这些都提升了校友的参与程度,增强了大学的凝聚力。
在信息社会,高校校友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校校友可以利用互联网与母校进行沟通。由此可见,加强高校校友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已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以电子化、信息化为核心,可以提高大学的工作效能,这也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校友工作是大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校友”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同在一所大学,甚至在同一个院系,所以他们会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度。在网络没有大范围推广之前,校友与学校之间的联络,由于受到时间和方法的限制,大多并不是很密切。除个别同学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就读的大学有某种关联之外,大多数同学在离开校园后,都会因工作地点不同而与自己的母校、与原同学的关系疏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资讯的传递速度加快,交流更加方便,从而使这种状况得到改善。身为校友,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近况,可以通过校友群、校友公众号、校友 APP等获取信息。校友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与分散在国内甚至是全世界的校友进行联系,为他们的大学进行推广,形成良好的交流渠道。因此,运用互联网来推进大学校友工作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可以明显提升校友工作的效能,让校友与高校之间形成更加紧密地连接。
为校友搭建网上操作的互联平台,构建一个协同的工作体系。在数字社会中,每位校友都是多元资讯的聚合者,其资讯来源之丰富,可以帮助高校校友工作更好地开展。通过学校党委领导和职能部门牵头,专业院系和行政部门协同,全校师生员工和校友参与,构建一个校友工作人人参与、校友资源共建共享的网上治理社区。此外,校友工作办公室发挥其功能,与校内各行政部门、专业院系和各级校友组织进行结合,基于自身的职责,构建一个线上协作互动的工作平台,力争将校友资源实现数字化发展。基于“数字治校”理念,运用校友大数据,结合“互联网+”思想,对校友进行智能化的发掘,并对其进行自动化地维护与优化,构建“全球校友,一键获取”的校园管理与服务模型。
对数字资源进行识别、收集和整合,实现由“制度唯上”向“智治”的转变。要实现从“数字化”向“智治”转型,实现对所需数据的主动识别、收集和整合,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提供创新的服务。而这一点,十分需要大数据的支持。首先,学校应注重对校友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发展,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配置相应的专业人才,配置相应的装备,并强化对各部门校友工作的领导与引导;建立和完善高校校友工作网上操作规程,加强有关规定建设,促进高校校友工作网上操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保证校友会工作的实效,努力实现校友会网络工作的常态化和多样化;强化专业知识的培养与研究,增加与各兄弟院校的网上研究与交流;加大对优秀校友的互联网推广与追踪力度,鼓励他们为本校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次,作为高校与校友联系的部门,校友办公室必须对校友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全面地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因为校友资源对大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一些校友会成为大学的捐助者,与大学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捐助的关系,从而变成一个发展共同体。因此,要强化对著名校友的联络和推广工作,构建出一个“母校-校友”共赢的网络平台。
在科技的推动下,建立大学与校友的“成长社区”。首先,大学要利用好学校中的“校外创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途径。用校友所属企业进校或在线宣讲、企业走访参观和实习实践、校企合作培育博士生及构建在线科研合作平台、举办校友企业专题在线招聘会等方式,让校友与母校以及在校生之间在线上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最终形成协同、全面、有效的就业育人体系。其次,要在网络上积极推动校友对大学的支撑和教育作用,推动校友与大学在科技交流、产学研结合、投资办学等领域的网上协作,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校友与大学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李绚,硕士,助理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形势下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基金会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专项课题——中外行业类高校基金会工作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21JJYB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