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逐渐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也是如此,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竞争环境当中,只有积极主动地发挥创新型技术才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创业发展,因此,创新型企业应该以知识产权为支撑,逐步地进行转型创新,这主要是由于创新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大势所趋,对创新进行激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的提升,可以对创新成果进行有效的保护,提升人们的创新积极性,进而促进创新。
现阶段随着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科技创新的目标已经将经济价值作为首要的标准,企业内部的各项竞争能力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如果企业想要促进内部的技术创新,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共同的努力,从内部上要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一个内部激励机制,从外部来讲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一系列活动创造一个能够保护创新活力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市场环境的有序性,而且长此以往,生产环境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各行业企业也会逐步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实现良性竞争,促进各行业企业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发展创新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得到知识产权的助力,可以说,创新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来源于知识产权,这主要是由于在各种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植入式产权技术,关系到核心技术的发展,所以知识产权的质量,也是衡量创新型企业发展高度的重要指标,代表着创新型企业是否具有原始创新力,或者促使一个新兴产业的产生。实践证明,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原始性的力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知识产权来创造原始性的力量。
要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纳入到健全的现代工业系统之中,用科学技术来引导工业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升级,进而促进以创新驱动的经济结构的大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工业的技术变革;科技进步还能够促进新技术的开发与新产业的产生。
在我国,知识产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对激励创新,保护产权,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要实现从“创新驱动”到“内生增长”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关键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相对于传统行业或成熟期行业而言,新兴行业的产生与成长对知识产权的要求更高。从整体上看,知识产权对于新兴行业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创造性人才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研究开发人员的技术创新动力;而在技术创新需要的资本方面,则能激励新兴公司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而在此过程中,知识产权体系又为新的知识产权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并与之产生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从而促使新的企业进行再创新。其次,知识产权体系提高了新创公司的整体资产;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的价值是呈指数级增长的。最后,知识产权体系是一种规范,可以用来处理新创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产生的争议。在新兴企业进行常规技术创新的同时,由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重复创新、竞争创新、模仿创新等问题,因此,知识产权体系作为一种“防火墙”,对“搭便车”行为进行了防范,并给予了知识产权主体一定的垄断权,对知识产权所有者进行了保护,对企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使其能够获得合理的收
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相应的奖励和保护机制,很难实现“创新”。而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对创新成果进行有力的保护。在这种制度下,企业对创新成果拥有排他的独占权,它可以有效地阻止仿制和假冒产品,从而让企业获得高额利益。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企业进行创新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企业创新的实质是人的创造,若能赋予其创造的知识产权,就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利用知识产权的机制,把创造出来的东西变成一种财富。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项耗时耗力、耗资巨大的工作,并且还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但是,一个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保证创新成果的顺利进行,让其在后续的工作中可以得到垄断的高利润,因此,知识产权在激励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等于是对创新主体的创新热情进行了保护。这两种方式可以相互促进,创新会生成知识产权,而对知识产权的良好保护可以对创新进行有效地激发,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在我国的国家经济发展中,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一定要在新兴技术、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要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产业和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都要将其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想启动并支持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就必须努力培养并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因为在知识产权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中的知识产权拥有量,将会影响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景。所以,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积极的发展,它才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传统行业企业转型的过程当中,企业通常是作为转型的主体,通过转型从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现阶段最主要的企业生产经营转型办法就是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专利学科等环节的发展,在此过程当中要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促进企业掌握主动经营权,这样才能够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方式,这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运用新型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树立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这对于其行业的创业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
完善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作为创新型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进而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开展,从而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体系,激励企业及相关主体的创新行为,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的产出。因此,应从立法的角度,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应从制度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奖励进行立法上的完善。首先,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在我国知识型人才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对于以知识产权为动力的创新经济的发展,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另外,为了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对发明专利进行鼓励和扶持,要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增加对发明专利的扶持,并把这些扶持融入对科技人员的奖惩制度中,来引导他们进行创新和应用,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品质。
优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一是提高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开展与之相关的主题教育。当前,国内对盗版软件、盗版图书和盗版服装等产品的消费中,因知识产权的缺失而产生了很大的误区,产权意识十分薄弱。为此,中国相关的知识产权立法机构应该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其的宣传,并通过广泛的社会舆论和公众的参与来提高其对其的认知水平。在普通学校中,应当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普通学校的课程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提高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从多方面提高一国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大力发展产权事业。知识产权和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调动人民的创新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国家将会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来对自己的创新成果进行保护,而在这之中,对知识产权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种文化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创新,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秩序,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既要兼顾国际规范,也要兼顾中国国情,并与国际规范接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促进我们国家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强化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以保证各种文化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有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通过行政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依靠权利主体的自我保护。对此,我们应当在立法上强化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引导作用。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智慧法庭。从而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具专业性和综合性。这是因为,在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对侵范行为进行法律处罚,从而使其具有特殊的优越性。设立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庭,能够提高对这类案件的审理效率,并能极大地降低侵权案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没有知识的创造与运用,我们就无法取得现代化的进展。若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资源之价值,则可有效提升企业之价值,进而提升企业之竞争力。同时,创新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当前,推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战略计划,而正确地制定并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会极大地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
(作者:穆向明,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2400410454);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校企协作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在线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2060045727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