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徐妍迪
如何让千年前的文物可触、可感、可近?作为一名甜品师,邹明磊的回答是“要让文物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于是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文物从展厅里“搬”至餐桌上,用一件件“文物甜品”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不久,邹明磊又推出了“武器甜品”系列,用精致的甜品和生动的故事带网友回顾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历程。
邹明磊与她制作的“传国玉玺”文物甜品。
从动画师到甜品师
“因为有美术基础,我在复刻一件文物的时候,脑袋就开启‘扫描’模式,对造型有一个整体构思。”2012年,邹明磊(自媒体博主“小邹邹”)从湖北工业大学动画专业毕业,怀着开一家百年甜品店的梦想,邹明磊花了两年时间在国内外拜师学艺,系统学习各类甜品制作技巧后,她在武汉开了第一家甜品店。
用甜品打造栩栩如生的仿真造型,是邹明磊一直以来的爱好。她喜欢用巧克力或糖做一些有艺术造型感的东西,比如油画里的苹果、水壶,有时也会做成烤鸭等有趣的形象。但真正尝试用甜品复刻文物,则是源于她2018年参加英国世界蛋糕大赛时的灵感。
当时,在确定比赛选题时,作为湖北人的邹明磊想做一个能代表湖北的作品,于是她决定从楚文化入手。
“博物馆很有代表性,在里面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很好地了解当地的过去和现在。”走进湖北省博物馆的一刻,邹明磊就被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震撼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钻研的态度,邹明磊最终完成了等比缩小100多倍的编钟造型文物甜品,并斩获英国世界蛋糕大赛银奖。
文物甜品“妇好鹗尊”。
挑战用甜品做100件文物
那次经历在邹明磊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当她开始运营自媒体科普账号时,“用甜品讲述文物故事”的创意自然地跃入脑海。“跨界融合,走一条新赛道,就有了现在的文物甜品系列。”邹明磊说。
去年底,“挑战用甜品做100件文物”系列视频在邹明磊的抖音账号上线,她还原的第一件文物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巳蛇。后来,邹明磊又陆续复刻了伏羲女娲图、东汉击鼓说唱俑、镇墓兽等十余件著名文物。在邹明磊看来,以甜品为媒介,可以拉近文物与人的距离,让文物可触、可感。
新奇的创意果然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还有许多粉丝会带自己的孩子看她的视频,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物甜品的制作过程主要有选材、雕刻外形、绘制细节等步骤。邹明磊常用蛋糕坯制作文物的主体部分,用亚克力材料做支撑架,再用巧克力或锡纸做隔离处理,用卜卜米(膨化谷物)雕刻制作其他部件。在完成基本造型后,利用翻糖皮还原表面纹样,最后用褐色的可可粉、绿色的抹茶粉、蓝色的蝶豆花粉等天然色素原料进行上色和细节处理。
邹明磊还会根据文物材质和形态特性选择合适的食材:以巧克力为原料的甜品“越王勾践剑”、艾素糖浇铸的甜品“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以蛋糕为主体的甜品“福建舰”……每一件甜品的食材都是邹明磊多次试验、反复挑选后的选择,在尽力还原物品特征的同时保留了甜品的本质。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邹明磊认为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也应被更多人熟知,于是,她开始探索用甜品复刻“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东风-31导弹”“歼-8Ⅱ歼击机”“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武器。
“福建舰”是邹明磊迄今为止制作过的最大立体蛋糕,整体长度超过1.2米。与文物复刻不同,武器棱角分明、极具力量感的外观需要邹明磊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先通过手绘画图,将武器结构拆分细化,然后根据图纸制作翻糖造型,再依次拼装。“成品体积变大之后,就要求我对尺寸的把握要更加精准,中间量错了,或是精度不够,就会导致拼装不上。”她说。
武器甜品“福建舰”。
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边制作文物甜品,边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是邹明磊短视频的主要内容形式。在甜品制作画面之外,她会结合故事内容配上相应的史料素材以及文物在博物馆的展陈视频,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其历史背景与研究现状。同时,邹明磊还会增加一些有趣的文物“冷”知识,比如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呈粉色,是因其含有钛元素,这些知识点的加入也使得视频兼具趣味性与科普意义。
“作为一名文化传播者,信息来源一定要准确,不能误传。”邹明磊说,文物和武器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因此,视频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度必须达标。
除了查阅文献资料外,邹明磊最喜欢做的就是前往文物的馆藏地,近距离观察文物的形态,研究纹样拆解的线稿图,或是求助博物馆提供三维复原图以供参考。此次为了更好地完成武器复刻,她购入、研究了众多武器模型并参观了多场展览。
在探访博物馆时,她还能从一些观众口中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有趣故事。“复刻大禾人面纹方鼎时,一名当地大爷跟我说,湖南博物院经常派一些研究人员去收废品的地方转悠,无意间发现了被当成废铜卖掉的大禾人面纹方鼎残片,后来再根据纹路把其他残片找齐。”邹明磊说,这些故事,抖音网友很感兴趣。
尽管账号运营时间并不久,但她制作的十多件文物甜品为观众打开了一扇观察传统文化的窗户,复刻的中国武器也为孩子们了解中国发展历程搭建了桥梁。未来,邹明磊计划做一些主题性的内容,比如“青铜器”主题、“丝绸之路”主题等,甚至还想在外观复刻的基础上还原文物的实用功能,比如复刻的甜品青铜酒樽真的可以倒出酒,在甜品香炉中放入干冰模仿香炉焚香的烟雾效果等。
“希望观众在看我用甜品复刻文物的同时,通过我的讲述,能多一份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多一份守护文化根脉的责任。”邹明磊说。本文配图均由受访者提供